通过灵活高效方式执行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双赢
重庆璧山法院强执不再“冷冰冰”
“加工一个零部件报酬只有几厘钱,忙碌一天也就挣100元左右,多亏了法院帮我们讨回了血汗钱!”前不久,梁明海拿到自己应得的9601元工资后,握着承办法官吴舟的手激动地说。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重庆璧煜齿轮有限公司资金无法周转,至2016年5月,已经拖欠梁明海等48人5个月的工资。梁明海等人多次讨薪,均被老板以公司资金周转不开拿不出钱,等完成下一批订单才有钱发工资等借口予以拒绝。
仲裁调解书确定的给付期限届满后,被申请人仍未主动履行给付义务,无奈之下梁明海等48人向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一次性支付申请人劳动报酬共计543461.73元。
璧山区法院执行局调查科法官吴舟介绍说,这类案件申请执行人多为困难群体,收入水平不高,工资收入对于其维持基本生活十分重要,讨薪心情极为迫切。此案中,土地及厂房等财产存在处置周期过长,实现抵押权后剩余价值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申请执行人的诉求,一旦处置不当会令企业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
考虑到以上特殊情况,吴舟决定将被执行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对其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迫使其主动履行给付义务。
收到执行决定书当天,公司负责人王晓兴急忙来到法院了解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后果,得知银行贷款、工程投标、乘坐飞机、高铁、出入境等均会受到限制的严重后果后,王晓兴很快提供线索称,公司近期有笔50余万元的货款未结,如果全部结算基本可以兑现梁明海等人的工资。吴舟立即进行核实,几经波折,此案的543461.73元案款终于全部执行到位。
王晓兴说:“法院的执行没有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还主动帮我们安抚工人情绪,及时要回货款,强制执行的措施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热乎乎的。”
据介绍,今年以来,璧山区法院已执结民生案件1712件,兑现标的金额1916万余元,其中1504件是劳动争议案件。针对劳动报酬等民生案件涉案人数多、涉案总额较大、在劳动密集产业多发的特点,璧山区法院完善了相关部门高效便捷共享各类失信信息的联动机制和“守信者赢,失信者亏”的信用评价体系。
璧山区法院院长陈宏宇认为,本案在不影响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情况下,通过灵活高效的方式执行兑现,实现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的利益双赢,对类似民生案件的办理具有借鉴意义。 (刘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