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石家庄为污染最重城市
阻挠检查一企业负责人被刑拘
法制网北京11月13日讯 (记者郄建荣)明、后两天京津冀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为此,环保部今天通报说,各地均按照预警分级标准及时发布、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但是,环保部的督察发现仍有部分企业违法排放,且在河北定州督察时遇一企业负责人阻挠检查,目前,该企业负责人已被刑拘。
据环保部介绍,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4日至15日,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部分城市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其中,唐山市自11月11日起,全市所有钢铁企业烧结机(含竖炉)停止生产。保定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全部停止生产;钢铁企业限产30%,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焖炉(停产);主城区11月11日起(含法定节假日),实施本地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
中国监测总站分析结果表明,自今年10月1日以来,石家庄是京津冀区域内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PM2.5浓度均值比区域13个城市的平均值高出近60%。
据环保部介绍,11月11日至13日,派出3个督察组对河北省石家庄、沧州、衡水等开展专项督察,发现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被环保部点名的企业有:石家庄市晋州市众泰混凝土公司、藁城区长安镇的万达搅拌站、定州市华茂水泥制砖厂。
在督察定州市华茂水泥制砖厂时,遇企业负责人阻挠检查,“该企业未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实施停产,水泥罐车频繁出入厂区,生产环节无组织排放严重,抑尘措施不足,厂区内大量料堆无苫盖,厂区门口两侧道路扬尘十分严重。”环保部透露,目前,该企业负责人已经被刑事拘留。
此外,督察查出,部分企业违法排放问题仍较突出。石家庄市玉璋石膏厂、石家庄晋州科创助剂公司、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衡水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被环保部公开通报。另外,土小企业污染问题仍有所见;面源管控不到位情况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