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官槌声一落,跨越时空,昔日轰动一时的事件也终于有了一个结果,面对一审判决,深蓝观察认为还是合理的。作为一个热点事件,判决的公正性自然是众人最关注的事情,倘若真的静下心来,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两年前的这件事,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对双方,亦或是更大的群体间,最合理,最公正,最盖棺定论的说法。这件事终将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所承载的法治建设引导方向也是值得世人所警醒的,这不仅仅只是警察群体的反思,也是群众在今后如何配合警察执法时所该考虑的事情。
不妨我们以看客的,平静的,换位的,综合的心态去重新看看这件事,或许我们会找到答案。
时间推移2014年12月13日,在太原龙瑞苑工地发生了一起治安纠纷案件。事件大致经过为当事人的儿子(王奎林)与保安就‘佩戴安全帽’发生争执,后双方报警,在警方到达现场后,由于个别涉事人员的不配合与反抗造成现场一度混乱。随后当事人周秀云与民警王文军撕扯在一起。
下午17点12分,王文军拽住周秀云的头发拉坐在地,周秀云抱住王文军的大腿,对其腿部与私部进行抓扯。
下午17点19分,王文军用徒手动作将周秀云摁倒在地,为防止周秀云再度反抗,用脚踩住周秀云头发。至支援队伍赶来。
下午17点41分,支援的民警赶到,将周秀云扶上警车,将涉事人员抓回派出所。
晚上18点27分,周秀云送到武警急救站,病历显示“意识不清10余分钟”。
晚上18点37分,周秀云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放大,心电图呈直线。
之后送附近荣军医院进行抢救,当晚19点50分,医生宣布,周秀云临床死亡。
事情爆发后,网络上曾一度以“讨薪女民工被警察打死”为题,博得众人眼球,使案件迅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不同看法,而随着后续不断的跟踪报道,深挖深究,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分化,是因为不同群体间不同身份的代入感。归根到底,这件事终究是一件因履行执法公务引发的案件,而其过程中的谁是谁非,谁先谁后,谁对谁错,但凡是真正意义上去研究这件事的人,一定会有答案,也一定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去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和支撑点。
今天双方的结果,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赢家,双方都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虽为看客,称得上是这件事的局外人,但同样也是这件事影响中的局内人。而后,一方所应思考的是未来如何去规范执法,如何做到整个执法过程都经得起法律的推敲,;另一方则应思考的是在未来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懂法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深蓝观察认为,只是想更多的人能够以法律的眼睛去解读判决结果,此时此刻,尊重判决,尊重法官,是我们每一个守法公民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