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日前成功摧毁一条互联网盗号黑色产业链。据警方不完全统计,该黑色产业链团伙作案地区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
应该说,相关互联网盗号黑色产业链之所以被最终摧毁,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的技术支持不无关系。今年2月,绍兴市公安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签订协议,在互联网秩序维护、涉网犯罪打击、数据资源支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利用“互联网+”模式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至9月底,绍兴市刑拘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嫌疑人109人。绍兴市公安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的合作模式无疑为警企合作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可以说,警方与企业的合作出击就是一次反诈骗的“流程革命”。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愈发严峻,诈骗形态多种多样,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产业链条变长,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严重袭扰着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不仅如此,电信网络诈骗还在不断“升级”,从撒网式诈骗发展到精准诈骗,从低级诈骗发展到高科技诈骗,从单兵作战发展到集团化诈骗,且呈现出跨区域性、非接触性、虚拟运作等特征。由于围剿和打击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单点单部门围剿与打击,已显得有些落后与力不从心,单纯依靠警方的力量反诈骗,其技术手段也很难及时跟上,往往陷入破案难、取证难、追赃难的困境。因此,未来的反诈骗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强劲的合力,需要成立更多类似警企合作的“特种部队”。
警方与像阿里巴巴集团这样的企业联手,无疑是给反诈骗插上了“互联网翅膀”。知名电商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数据,可以帮助警方进行数据分析、扩展研判、证据收集,其自身的安全体系也会主动监控诈骗风险。如在一年一度的“双11大促”活动中,阿里巴巴集团特有的“安全大脑”可以从百亿级的交易中,实时发现如盗号、交易欺诈、信息泄露、恶意行为等风险。可见,警企合作已使反诈骗由传统的静态防守向高频动态对抗转变,警方的反诈骗打击将更加有效,企业也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
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基于此,反诈骗无疑需要更多的警企合作。安全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和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石,是互联网助推商业转型的基本保证,更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家企业、每个单位、每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反诈骗的“流程”,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的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让披着黑色斗篷的“诈骗魔影”无处藏身。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