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综合消息 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启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部署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聚焦强警惠民目标、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推出一大批小发明、小革新,有效提升警务技术、技战术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
10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举行改革创新大赛集中评审会,来自厅办公室、改革办、教育训练处、治安总队、刑侦总队等部门的11名评委通过集中评审,推选出15个作品代表全区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
自今年4月全区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启动以来,内蒙古公安厅政治部广泛动员全区广大公安民警、现役官兵、文职人员、警辅人员等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参赛作品分为警务微改革和科技微创新两大类,重点突出地市级以下公安机关和一线民警的改革创新。在全区报送的60个参赛作品中,共有28个作品通过初选,进入评委集中评审环节。评审会上,通过参赛项目视频展播、评委讨论推荐投票等方式,包括赤峰市公安局报送的“玉龙神器”飞行式爆炸物摧毁器在内的15个作品脱颖而出,将代表全区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这些来自基层一线、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革新、小发明,有助于提升警务技术、技战术能力和便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现了内蒙古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的创新成果。
日前,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黑龙江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圆满结束,并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
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民警投身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的积极性,广泛营造全警参与改革创新、全社会理解支持公安改革的良好氛围,自5月起,黑龙江省公安厅启动了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大赛按照着眼基层、服务实战、民警欢迎和群众满意的评价导向,采取了逐级选拔、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的方式,最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评出的获奖作品注重理念机制创新,围绕警务运行、警力配置、队伍管理等方面,创新优化了工作模式,改进完善了一线实战流程、规则、战法,创新拓展了为民服务形式、手段,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这些获奖作品还在技术装备上进行了创新,设计改进相关设备装备,推动破解技术重点难点问题,为一线实战提供技术支持和有力保障。
黑龙江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以创新大赛为契机,将改革创新与推进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紧密结合、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紧密结合,做好对民警急需急盼、群众普遍欢迎的改革创新项目获奖成果的集中推广转化,让改革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实战、服务群众。
10月18日,安徽省公安厅举行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决赛,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出席。决赛中,从全省公安机关涌现的158项创新成果中推选出的20个优质项目同台对决,最终“警务智能语音云平台”“云智办案通”“公交车易燃挥发物监测告警装置”等15项成果脱颖而出,将代表安徽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
今年4月,根据公安部部署,安徽省公安厅举办了为期5个月的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大赛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各级公安机关紧密围绕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中心任务,细化方案措施,创新载体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立足岗位改革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各地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民警创新活力,挖掘培育改革经验和创新成果,围绕提升警务效能的“小改革”、破解工作难题的“小发明”,催生了一大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民生、服务平安建设的改革创新项目、典型。截至9月20日,全省公安机关共申报改革创新项目158项,经过形式审查、项目初审、集中评审,推选出2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近日,甘肃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决赛在兰州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甘肃省公安厅刑侦局“交通工具新型应急破玻器”项目、玉门市公安局“移动式避光指纹拍摄仪”项目获一等奖,13个项目被推荐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
4月以来,甘肃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激励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立足岗位改革创新,以小革新、小发明推动警务效能大提升。大赛启动5个多月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以基层单位和一线民警为主体,精心组织开展了大赛外围赛,推荐报送49个优秀项目参加初选,20个项目进入复赛,最终10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甘肃省公安厅强调,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以本次创新大赛所取得的成绩为起点,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及时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切实加强警务机制改革创新,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闯出新路子。要推动创新成果应用,有针对性地建立“微警务”“微创新”项目推广孵化机制,组织专家跟进指导,及时将其推广应用到公安业务中,尽快转化为公安机关的实际战斗力。
(记者陶炜、冯锐、关清、钟仓健、陈志刚、通讯员陆晗、马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