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透露,该行正在针对电信诈骗账户多笔、大额异常、分流提现等犯罪特征,研发欺诈交易监测模型,于11月底之前从转账次数、转账限额等方面,实现对可疑账户资金的监测控制。
此外,为争取保全资金时间,中国工商银行还将从2016年12月1日起,实现个人通过ATM向非同名账户转账延迟24小时到账。
银行账户是电信诈骗资金流转的必经渠道,把好汇款交易控制关,就切断了犯罪资金通道。
谷澍说,2013年,工商银行就研发投产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与公安部合作共建百万级电信诈骗黑名单数据库,对所有通过工行1.7万个网点、10万台ATM以及网上银行办理的汇款进行实时筛查,如发现收款账户为涉案黑名单即自动阻断。至今已累计拦截欺诈汇款10万余笔,避免损失14.6亿元。
谷澍还透露,为打击银行卡买卖行为,工商银行正在研究实施对出租出借、非法买卖银行卡相关人员,给予停止非柜面业务,不得新开账户等系统硬控制措施。“我们还将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落实账户分类管理,确保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客户只能在我行开立一个I类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