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部正会同中央综治办等八部门,研究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拟于11月底前出台。
这是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沈晓明在10月10日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
沈晓明说,教育部将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各级政府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各级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
沈晓明表示,对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根据《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要求,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进行责任追究。
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沈晓明说,今年4月,教育部部署专项治理工作,据统计,今年5至8月发生的欺凌事件分别为28起、17起、17起、6起。目前,所有事件都已处置完毕,相关责任人都作了严肃处理,欺凌事件频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沈晓明表示,教育部将把防止学生欺凌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体系,督导各地学校制定防止欺凌工作制度,建立早期预警及事后干预等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教育部还将建立重大欺凌事件台账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本地区欺凌事件的管理、调查、协调及处置等工作。”沈晓明透露,他们还将加强动态研判,对发现的苗头线索认真核实,及时处置,对发现的轻微欺凌事件及时跟进教育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