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许多中国游客奔赴世界各地旅游。为迎接今年“黄金周”期间的中国游客,许多国家都采取了诸多积极措施,如简化签证手续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在旅游景点及购物场所特别举办欢迎中国游客的活动、在热点景区增加警力、加强安保以保障游客的安全……与此同时,中国游客赴境外旅游,也应注意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为欢迎“黄金周”期间到访的中国游客,俄罗斯景点增加中国元素。图①为莫斯科街头售卖琥珀等工艺品的商店标注有中文宣传语(见图片右下) 张春友 摄
在中国国庆到来之际,俄罗斯社会各界也都纷纷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庆中国的国庆。俄罗斯旅游等部门更是抓住商机,出台了诸多便利措施,如进一步简化签证手续、设立旅游警察保障游客安全等,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尤其是“红色旅游”,更成为今年中国游客赴俄旅游的新热点。
去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关于2015-2017年红色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红色旅游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今年7月4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在莫斯科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补充议定书的签署,确定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中国俄罗斯文化中心负责人表示,在中国赴俄游客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历史游、红色游逐渐成为特色。今年十一期间,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毫无疑问将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
“黄金周”成俄重要商机
在中国国庆前夕,第22届莫斯科秋季国际休闲旅游展在莫斯科举行。中国国家旅游局驻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赵洪青表示,中俄两国间的旅游务实合作正在不断深化,市场潜力正在充分释放,中俄旅游合作的成果正成为中俄战略合作新的亮点,成为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的加速器和助推剂。
图②为莫斯科新开的中文书店;张春友 摄
近年来,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出境游持续升温。受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影响,卢布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因此,俄罗斯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对中国游客而言,赴俄旅游不仅可以满足心中的情节,亲自感受一下红场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可以体验购物游的实惠与乐趣。
大量中国游客的到来,为俄罗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重要商机。莫斯科市旅游司司长切尔尼科夫指出,2015年中国游客仅在俄首都莫斯科就消费了8亿至10亿美元。今年随着中国游客数量的上涨,“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在俄消费预计将再创新高。
设立旅游警察保障安全
针对中国游客赴俄旅游的安全问题,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主席斯比里科表示,2014年起,莫斯科市就专门设立了旅游警察,为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各国游客提供综合保障。
而作为俄罗斯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圣彼得堡市副市长马尔科夫日前也表示,旅游业是圣彼得堡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圣彼得堡正借筹备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契机,大力加强圣彼得堡酒店等接待设施建设,该市十分期待更多中国游客的到访,也鼓励更多市民到中国旅游度假。圣彼得堡市将为中国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
在商家方面,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俄中央百货商场、“古姆”百货商场等中国游客较为青睐的老牌购物中心都精心准备了中文导购及指引牌,并为很多商品配备了中文说明书。
图③为莫斯科购物中心的中俄双语导购牌。张春友 摄
签证有望进一步便利化
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俄旅游,得到俄总统普京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普京曾责成俄政府就入俄手续、旅游业发展等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要求论证对金砖国家及俄政府批准的一些国家实行免签赴俄短期旅游的可能性。
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团队旅游互免签证协议,介于5人到50人之间(含)的游客,以旅游为目的组团可以免签证,免签证旅游期限不超过15个自然日。
俄联邦旅游署署长萨福诺夫表示,俄正在考虑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团体游的免签政策,从对中国5人以上团体游免签,放宽到3人以上团体游免签。
俄国家杜马旅游委员会主席克里沃诺索夫今年6月曾表示,中俄旅游合作为两国关系作出了特殊贡献,俄罗斯高度重视与中国的旅游合作,俄国家杜马旅游委员会将致力于推进俄中两国旅游交流合作,推进签证、航空等政策的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