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防知识考卷看大学生如何防骗
一套大学生防诈骗测试卷的样本意义
□文/图 赵柏恋茹
南京大学:一场特殊的“入学考试”
据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统计,今年以来,分局共接到涉及大学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68起,其中暑期和开学季为高发时间节点。那么究竟哪些通讯网络诈骗手段总是频频让大学生中招呢?大学生对于通讯网络诈骗的防范能力到底怎样呢?为此,鼓楼警方结合近年来的警情,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编写了一份《大学生防通讯网络诈骗测试卷》,并与南京大学合作,在开学季,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和南大小百合校园BBS论坛推送的方式,邀请大学生在线测试。
据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和南大小百合校园BBS后台统计,自8月31日至9月4日,这场特殊的“入学考试”共有4000多次的浏览量。
本套试卷共8道题,由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新闻办综合分局指挥室数据以及刑警大队反电信诈骗中队的办案经验编写而成。试卷分为“通讯诈骗篇”和“网络诈骗篇”两部分。题目设置的知识点都落脚于诈骗最开始的“套路”,因为大学生毕竟社会经验薄弱,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一步步掉入骗局,所以如果能够在一开始就提高警惕,甚至拆穿骗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防范意识。
一份防范地图:丰富载体旨在增强大学生防范意识
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很高,但防范能力和意识却不够。所以针对大学生的防范宣传,也要抓住大学生的特质。除了传统的社区民警走进校园开设讲座等方法,近些年来,南京鼓楼警方积极与大学保卫处共建,借助校园微信公众号和BBS论坛等新媒体载体,希望在辐射面和推广维度上实现最大化。
南京大学保卫处的许老师表示,“这套试题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警方提供的一些辨析和应对的方法非常适合学生,我们也会加强与警方的合作,定期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防诈骗知识的宣传。”
此外,去年开学季,鼓楼警方还邀请美术系大学生参与防范宣传,手绘了一份校园安全防范地图,调动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一起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宣传中来。同时,在宣传时警方还注意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点,增加话题性和可看度,在潜移默化中传播防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