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离婚买房”背后的多重悖论

2016-09-02 10:52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吕明德
字号  分享至:

  随着各种调控传闻不断被放大,上海离婚买房也进入白热化放量冲刺阶段。上海多个婚姻登记中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协议离婚高峰。

  上海离婚买房成风,以此应对楼市调控传闻,也并非是一件稀奇事。可以说,夫妻假离婚,已经成为钻政策空子的一种手段。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婚姻的亵渎,也是对法律的蔑视,其隐含的风险更是不可小觑。事实上,假离婚就是真离婚,夫妻一旦离婚,所有财产将进行分割,再次购房后,产权也是在其中一人名下。一旦离婚,即使手持协议也难保权益,当事人也可能会陷入人财尽失的尴尬境地。从这一点来看,夫妻离婚买房,首先是一种权益陷阱。

  众所周知,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日常行为诚实和正式交流信用的合称。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人的立身之本。这种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更显弥足珍贵。然而,如今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让我们产生不信任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比如,夫妻假离婚,便是一种出卖诚信的欺诈行为。

  然而,夫妻假离婚获取利益,之所以能够屡屡出现,源于相关政策和监管的严重缺位。比如,发生在上海的离婚买房事件,不仅婚姻登记机构,对这种行为不制止、不报告,而且住房、民政等管理部门,对这种欺诈行为也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此,审视离婚买房,根源不在假离婚,而在于政策和监管存在漏洞。对此,地方政府应该反思,在政策制定上,应更加科学、细致。特别是,对于楼市调控等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应保持可持续性,并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汪昌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