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治“老赖” 雷霆出击不手软

2016-08-01 10:17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中院邀请人大代表见证强制执行。

  豪宅被查封,豪车被拍卖,出个岛都可能被拦截,出入境更要受阻碍——在厦门,“老赖”真是寸步难行。

  今年上半年,我市法院“执行难”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发力。执行积案清理已经过半,新收案件的执行率同比上升了42.13%;10309名“老赖”被全市两级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黑名单”,累计执结到位金额21.34亿元;“点对点”查控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查冻扣一体化功能,从“老赖”的户籍信息、乘坐航班、入住酒店到名下有几套房、几辆车、几个账户、多少存款通通能查到,单单上半年就查询、冻结、扣划了被执行人银行存款70.74亿元;联合执法机制也全面铺开,以前逃债只是民事纠纷,现在抗拒执行,等待着“老赖”的将是司法拘留和刑事追责。今天,本报为您介绍典型案例,展现惩治“老赖”成效。

  市中级法院提供

  案例1

  拖欠工人薪资 “老赖”获刑十个月

  三十几名工人等米下锅,该付工资的老板却不见踪影,甚至连工厂都被悄悄搬空。欠债欠到这个份上,说他是“恶老板”也不为过。今年6月,老板刘某被海沧区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获刑十个月,被处罚金一万元,他也成了海沧区首个因欠薪被判刑的工厂经营者。

  2014年6月起,刘某突然中断支付工人薪资,截至当年11月,35名工人已被拖欠工资29万余元。面对工人的声讨,刘某曾经写下欠条答应尽快筹款发钱,但随后便关闭手机离开厦门,从此失去行踪。

  无奈的工人只好持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向海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调查中发现,刘某不仅搬空了工厂的机器设备,而且名下竟然没有一点可供执行的财产,这种行径已经涉嫌犯罪。法院马上将情况通报给海沧区人社局,案件随即被移送至海沧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公安人员展开网上追逃,最终于今年1月在惠州市火车站将刘某抓获归案。

  法官说法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严加打击恶意欠薪者的拒执行为。刑法修正案八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写进刑法,经过几年的打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这类犯罪到现在还时有发生。本案中,大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无法兑现,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法院在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判处罚金,能够彰显刑法的打击力度。

  案例2

  经济窘迫难还钱 法院介入帮调解

  有时候,“执行难”不是因为被执行人故意逃债,而是的确因为经济窘迫无法还钱。面对这种情况,法院在其中帮忙调解,能够真正起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

  2014年4月,集美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黄和小明(化名)课间在教室玩耍打闹,小黄将小明推倒,致使后者颅脑严重损伤并陷入昏迷,最后成了植物人。

  该案经过一审二审,最终市中级法院判决学校应赔偿损失48万余元及后续治疗费每年6300元,小黄赔偿损失52万余元及后续治疗费每年6300元。

  集美法院受理小明家人提出的执行申请后,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小黄一方屡屡以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经济困难为由拒绝履行判决,执行法官便依法冻结了两人的工资账户,并对小黄的父亲进行司法拘留十五天。之后,小黄的亲戚主动联系法院,提出愿意帮忙劝导和筹措款项。在执行法官的教育和亲属的劝导下,小黄一家终于转变态度,愿意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最后,两家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小黄一方在十五天内支付16万元,小明一方则自愿放弃剩余的执行款和后续治疗费。

  法官说法

  就本案执行而言,集美法院执行局注重“法”与“情”的并重,一方面突出执行的强制性,没有一味地“和稀泥”,对拒不履行的行为采取了拘留等惩戒措施;另一方面,法院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亲属进行劝说,让被执行人能坦然接受判决义务,化被动为主动,积极筹措赔偿款,也使案件得以较为和谐圆满地执结。

  案例3

  逃到南非也没用 豪宅照样被拍卖

  主人欠钱不还,豪宅来抵债。今年7月,一对潜逃至南非的“老赖”夫妻名下的别墅被思明区人民法院依法腾空,正式交到新主人手上。

  “老赖”苏某和张某一共与六人有民间借贷纠纷,欠债总额高达380余万元。2012年,六名债权人先后持生效判决书向思明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尽管法院多次传唤,二人均拒不到庭,苏某后来甚至私自离境逃往南非。

  人能跑,房子却跑不了。法院通过司法拍卖查封了两人名下的别墅,二人却擅自撕毁封条、更换门锁、甚至把房子重新出租给案外人居住。为了顺利拍卖,法院最后只好在一楼的门窗上加焊铁栏杆,避免有人再次强行进屋。

  今年6月,这栋面积195.97平方米的别墅在福建省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正式被人拍下,成交价格为614余万元。目前购房款已经到账,近日将由法院进行分配,可以完全清偿六名债权人的债务及利息,这桩历时四年的执行案件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法官说法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苏某和张某原本只是民事纠纷的被告人,但因为他们恶意抗拒执行,躲避债务,触犯了刑法的规定。尽管拍卖所得可以付清债务,两人仍然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4

  企图出境被拦下 台籍“老赖”主动还钱

  今年6月,台籍“老赖”老庄(化名)主动来到海沧法院,缴清了他拖欠一年多的16万元欠款。这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如果再不还钱,他压根没法回到台湾。

  2015年9月,老庄的债主向海沧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调查后发现,老庄拒接电话,下落不明,名下也没钱可供执行。考虑到他是台湾居民,必须经常往来于两岸之间,法院便依法对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变上门追讨为“守株待兔”。

  果然,老庄在企图出境时被边检机关拦下,出入境证件也被扣留。他一度还想负隅顽抗,情愿不回老家也不肯还钱。但是出入境证件的签注有效期很快届满,老庄知道糊弄不过去了,只好乖乖到法院结清所有欠款。

  法官说法

  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限制出境措施对涉台被执行人的威慑。2014年以来,海沧法院利用“福建省法院司法查控系统”边控业务端口对台籍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54人次,其中有20名被执行人在得知被限制出境后主动和解或清偿债务,执行效果良好。

  案例5

  保障强制搬迁 多部门联合执法

  原告陈某与被告周某就位于同安的一栋房屋缠讼多年,历经一审二审,市中级法院最终判决周某搬离返还房屋。周某不服,拒绝搬走,陈某遂向同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案件涉及人身、居住等问题,法院首先通过周某的亲友展开和解工作,但周某始终拒不迁出,法院只好进行强制搬迁。行动前,法院相关部门联系,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

  行动当天,被执行人周某将自己反锁在三楼内,一看到法院的执行人员就开始在楼梯口泼洒汽油。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法院随即组织谈判人员在楼下与其对话,缓解对抗情绪。当周某同意打开房门后,执行人员伺机夺下其手中的打火机,并将其带至法院羁押室。

  经历此事后,周某意识到抗拒执行的严重后果。通过各方工作,周某和申请人陈某各自做出了部分让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法官说法

  本次执行合法、高效、有序地将被执行人从标的物中强制迁出,通过完善联动工作机制,降低财产损失,避免人员出现伤亡,同时保障法院执行行为的合法性,避免执行风险。

  案例6

  拍卖厂房和土地 债务纠纷妥善解决

  工厂欠下1.6亿元的巨额债务,如何处置不仅事关工人生计,更影响金融环境稳定。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妥善执结了一起大型金融纠纷案件。

  被执行人是某纤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对外欠下1.6亿元巨额债务。由于案件金额特别巨大,且为重点清理的涉金融案件,立案执行后,市中院执行局高度重视,承办人多次到公司调查抵押物情况。经查,该公司还在正常生产,工厂内1000余名员工的工资也仍在按时正常发放。

  如果机械适用评估、拍卖的执行程序,直接处置被执行人抵押给银行的土地、厂房,那必然涉及1000余名工人以及工人家庭的生计问题,影响巨大。

  为此,市中院执行局统筹全局,制定了灵活的执行方案:暂时搁置被执行人的土地和厂房的处置,寻找整个工厂的整体受让方。经过数月的寻找及漫长谈判,某大型国企愿意通过拍卖接盘,并承诺保留原有的工人和机器设备。接盘后,新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重新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与工人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工厂由新公司继续经营。

  今年5月,原公司工厂厂房及土地顺利拍卖并过户。拍卖得款1.6亿余元,扣除执行费、诉讼费后全部用于实现本案申请人的抵押权,新公司也已按既定重整方案重整完成。

  法官说法

  在本案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工厂正常生产经营,融资租赁公司的权益亦得到了保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以及债权人的利益,兼顾了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其他类似的执行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案例7

  跨市扣押大货车 震慑“老赖”动真格

  债权人在厦门,“老赖”在外地,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挡法院执行的步伐。近日翔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法官就赶赴漳州,顺利执结了一起涉案标的46万元的民事纠纷案。

  原告某材料公司与漳浦某混凝土工程公司买卖纠纷一案于2014年在翔安法院一审宣判,后者应支付货款468543.5元和违约金。然而,混凝土公司屡经催告仍没有履行判决义务,材料公司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翔安法院在调查中发现,混凝土公司名下有十多辆大型汽车,合计价值不低。承办法官立即作出执行裁定书,赶赴漳州市车管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依法查封、扣押了这批车辆。没有车,混凝土运输就成了问题,公司这下着急了,主动与材料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约定按期分批于2015年6月底履行完所欠款项。

  和解协议生效后,混凝土公司又翻脸不认人,不但没有主动履行,还试图隐匿财产。今年7月,翔安法院与漳浦法院执行干警密切协作,并肩作战,成功对混凝土公司的法人代表陈某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

  法官说法

  本案“老赖”身处外地,规避执行的行为较为严重。为了成功开展执行工作,翔安法院创新举措,首次与外地法院联合行动,终于成功对“老赖”采取拘留措施,为跨地区执行、开展拘留活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案例8

  “老赖”高消费受限 乖乖付清抚养费

  每月900元的抚养费本不算高,可碰上不想负责的父亲,这笔钱要起来也挺困难。近日,湖里区人民法院就执结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

  小钟和妻子小陈(化名)于2011年协议离婚,女儿由小陈抚养,小钟一直没出过抚养费。2012年湖里法院判决小钟应每月支付抚养费900元,但他始终不肯负起责任,厚着脸皮就是不出钱。小陈无奈,于2015年再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前夫支付抚养费15300元。

  由于小钟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房产、车辆或银行存款,所以法院将小钟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展开任何高消费。这下小钟不但没法乘飞机出差,连银行卡都办不成,只好主动“现形”,向前妻小陈一次性付清了多年来欠下的抚养费。

  法官说法

  随着点对点查控系统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日益完善,“老赖”不仅无法顺利隐匿财产,连基本出行都有困难。在以诚信为本的现代社会,只有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义务,才能真正让案件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