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2016-07-22 11:46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陈新宇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作者陈新宇,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近代中国刑法语词的塑造——以外国刑法典的翻译为研究对象》《清代的法律方法论——以〈刑案汇览三编〉为中心的论证》等。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通过作者潜心发掘晚清法律史上少为人知的法律人物及背后的故事,着眼于近代法律人群体,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章宗祥、董康、汪荣宝、瞿同祖、徐道隣、潘汉典等10位被人们遗忘了的法律人,书写他们各自践行的法律故事,还以历史公道,既力求言人所未言,又不失叙史的客观公允。让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朵浪花都绽放光彩。相对于制度变迁的冰冷无情,他们的故事却有血有肉,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百年历程。

  晚清民国是中国法律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近代法律体系的建构成为时代迫切之主题。“有其法者尤贵又其人”,法律人是沟通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的重要媒介。晚清民国的法律人在运用西方的法治理论来改造中国法制现实的过程中,其触角已经涉及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其理论思维已经将纯粹的西方法治理想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同时,晚清民国法律人时常处于现实的困境和矛盾的心境之中,既有变革与传统的矛盾,又有建构法治与不循程序的矛盾。晚清民国法律人的努力无论是其正面意义、还是存在的问题,都是时代的缩影,不应被遗忘。

  这是一部书写近代中国法律人物群像的法史佳作,通过对这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法律人历史的研究,既是重建史实,还以历史公道,亦能从中窥得思想与学术的传承,领会文化与文明的碰撞,体察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感悟人生与人心的变迁。也正是通过考察这个法律人群体的历史作用,接续我国当代法律和法学发展的历史链条。

  作者采取“以我有补人无”的方法,发掘晚清法律史上少为人知的法律人物及背后的故事;既力求言人所未言,又不失叙史的客观公允。不但从小小的侧面鲜活地展现了晚清法律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面目,亦能使读者从中窥得法律思想与学术的传承,体察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感悟人生与人心的变迁。对于走近晚清法律人物、了解晚清民国社会乃至近代法律史研究,皆有帮助。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