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公安局推动警力下沉 提升基层战斗力

2016-07-08 19:26  来源:陕西政法网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公安局因地制宜,坚持向改革要警力、要战斗力,把推动警力下沉作为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完善“基层编制无增长改善”新机制,努力缓解基层一线警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基层战斗力,切实打牢公安工作根基。

  深化认识,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制度化。按照公安部“杭州会议”有关深化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盘活警力编制存量,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铜川市公安局坚持从制度、机制入手,切实做好现有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整合警力资源,动态调整警力部署,有效提升队伍战斗力。一是在机构改革中,把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压缩机关机构数57.1%;二是实行机关警力“零进人”,严格控制机关警力编制,压缩机关编制21.5%。同时,招录民警名额全部倾斜一线实战单位;三是组织开展机关民警下派锻炼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实战单位的战斗力。

  择优选派,把精干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一是建立制度、常态实施。市局政治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出台了《机关民警下基层工作制度》和《实施意见》,使下派锻炼制度化、常态化。二是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市局党委在机关和基层警力都存在较大缺口情况下,优先考虑补充基层,2014年以来,共组织遴选市局机关民警29名下派到基层一线,占市局民警总数的9.2%,有力地缓解了基层一线警力紧张问题。三是优中选优、集中下沉。今年市局选派的6名骨干力量到分局挂职副局长,全部为17年以上警龄、45岁以下、大学本科学历的正科级干部。四是面向一线、重点保障。对下派人员的分配,充分考量各分局警力结构、任务繁易、治安特点等多因素,充分尊重基层意见,确实将警力投放到最需要的岗位。2014年以来除6人挂职副局长外,其他下派的23人都安排到基层所队,占下派总数的88.5%。五是从严要求、从实考核。建立下基层锻炼民警跟踪考核机制,逐人设立绩效考核档案,严格日常管理,强化纪律监督。健全激励措施,锻炼期间下派民警值勤岗位津贴、加班补贴享受基层实战单位标准。同时,注意挖掘下派民警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调动下派民警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机制,不断提升正规化建设水平。铜川市公安局以组织开展机关民警下派锻炼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公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激发公安队伍内在活力。一是建立完善警力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把机关民警下基层工作作为警力下沉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机关民警在基层工作,成为基层民警的重要帮手。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完善警力动态调整的方法和措施,适时启动异地调警、异地办案、交叉检查、集约用警,确保基层警力充足,永葆活力。二是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市局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行《推荐提拔任用干部制度》,夯实两级党委主体责任,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同志选拔上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环境,2015年以来,共选拔、交流任用科级干部176人,工作有了明显改观。三是建立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市局党委把是否具备基层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把机关年富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民警下派到基层一线,让他们在复杂环境中、在一线实战中丰富工作经验,强化综合素质,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个人成长提供锻炼平台。同时,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2015年以来,从一线单位提拔科级干部42人,占总数的21%,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乔贺贺)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