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二中院加强行政案件指导交流 提高审判质量

2016-07-07 16:51  来源:海南长安网

  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一年多来,随着公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新行政诉讼法的施行,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及辖区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数量不断增加,新类型案件多发。为提高海南西部地区行政案件的审判质量,海南二中院采取七项措施,积极探索辖区两级法院行政案件指导交流新模式,为司法改革新形势下强化审判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定点定期指导审判工作。作为对口包点业务指导单位,二中院行政庭通过定期与儋州法院行政庭举行座谈会、案件讨论会、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交流办案心得,提升两级法院行政审判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在坚持审级独立、不干预个案审理的原则下,对儋州法院行政庭法官办案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

  逐一反馈案件评查意见。对辖区法院行政案件评查结束后,及时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反馈工作。针对行政案件评查工作中发现的法律适用、裁判文书制作等方面的问题,与辖区各法院行政庭的干警进行座谈,通过双方交换意见建议,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统一裁判尺度,为提升两级法院行政审判整体工作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观摩学习庭审技巧。庭审是案件审理的重要环节,熟练的主持庭审更是对法官最基本的要求。为规范庭审,二中院行政庭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严格执行海南法院《行政审判庭审规程(试行)》。充分利用在辖区各法院开庭的机会,召集行政法官观摩庭审,观摩后及时座谈,交流庭审技巧,提高庭审驾驭能力。

  加强审判业务交流学习。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海南西部行政审判工作会议,邀请辖区各法院从事行政审判工作的干警和行政执法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分析梳理西部行政审判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问题,就正确处理依法审判与维护大局、监督制约与维护支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策与法律等方面的关系达成共识。

  精准分析研(预)判纠纷。对海南西环高铁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辖区市县政府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发的行政纠纷、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发的行政纠纷和《海南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规定》实施后可能面临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预)判,为公正高效审理此类案件,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打好基础。

  集中智慧会诊疑难案件。针对辖区法院行政法官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适时召开庭务会进行研讨。通过研讨,合理处理上下级法院的审级关系,保证两级法院案件审理的独立性。通过发挥集体智慧,在不干涉承办法官办案的前提下共同研究讨论审判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审法官提供了更多角度的办案思路,实现对基层法官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完善发改案件讲评制度。为提高行政案件审判质量,二中院行政庭针对辖区各法院不同特点,分别召开发改案件讲评座谈会,由承办法官讲评,一一解答一审法官提出的问题。通过对事实认定、证据采信、举证责任分配、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评析,提高基层法官审判业务能力。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