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琼库什台警务室

2016-07-04 18:12  来源:新疆法制报

  为了大山深处的安宁

——记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琼库什台警务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琼库什台警务室,因为身处大山,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山警务室”。特克斯县公安局喀拉达拉派出所琼库什台警务室两任民警赛力克·努尔扎旦和迪力夏提·奥克,长年坚守这里,与大山为伴,与牧民为伴,爬冰卧雪,巡逻守护,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琼库什台的安宁。

  7月1日,是党的95周岁生日,记者与赛力克通了话。虽然信号时断时续,但两位民警难掩激动的心情。他们告诉记者,他俩都是党员,每年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都要重温入党誓词。当天一大早,他们就和牧区老党员一起在党旗下怀着激动的心情重温了入党誓词,和牧民一起上了一堂有意义的党课,为党祝福。

  走进大山,走进琼库什台

  在特克斯县,记者就听说去琼库什台的路难走。6月16日一夜大雨,第二天早晨,雨总算停了,经过近4个小时的颠簸,记者终于走进琼库什台,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牧村,隔一条峡谷与奇美的喀拉峻相望。

  迪力夏提在琼库什台警务室木屋前迎接我们,32岁的他,因为长年的强紫外线照射,脸颊黑里透红。据迪力夏提介绍,琼库什台离县城110多公里,道路都是土石路,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十分难走。警务室由隔成3间的木屋组成,看着简陋,但透着古朴,与大山的风格极为吻合。

  我们的采访就从木屋开始,据了解,大山警务室成立之初,没有电、没有水,迪力夏提就寄住在牧民家中,为了不打扰牧民,他一大早就到辖区采集信息、巡逻检查,直到晚上睡觉时才“悄悄”住进牧民家。后来在喀拉达拉派出所的帮助下,用马拉来木材建了这所木屋,警务室才有了稳定的办公场所。迪力夏提是2013年到这个大山警务室的,之前一直是赛力克·努尔扎旦在警务室工作。在记者采访中,迪力夏提一直称赛力克为师傅,他说,现在大山警务室比师傅在时条件好多了。

  迪力夏提将被盗牲畜发还牧民。

  最难熬的是孤独

  迪力夏提向我们介绍,警务室管辖的牧区有牧民687户、1980人,主要是哈萨克族,牧民放牧点分散,最远的乌恰尔牧区距警务室十几公里。“我早上骑马巡视,晚上才能回来。”据当地收民讲,夜晚常见迪力夏提打着手电骑马走在牧区的羊肠小道上。

  迪里夏堤说,在大山警务室工作,最难熬的是孤独,每当完成一天的工作,要是皓月当空的夜晚,还可以走出木屋,在草地上走走;但大雪封山的漫长冬夜,就只能睡在床上,听风雪怒吼,想念刚出生的儿子。

  迪力夏提说,琼库什台没有自来水,他每天要徒步到一公里外的库尔代河挑水吃;没有煤,做饭取暖都烧木材;没有电,晴天才能用太阳能照明。而且琼库什台白天与夜间温差大,半夜常常冻得睡不着觉,七八月份的凌晨三四点起来架火是常有的事。在牧区,馕是主食,一天三顿都少不了馕。因为吃不上蔬菜,经常口腔溃烂。

  为牧民找羊,差点把命丢了

  2014年1月15日傍晚,牧民沙力江大叔家的30只羊丢了,沙力江急得不知所措,羊就是牧民的生命,是他们的全部财产。情急之下,沙力江来到大山警务室找到迪力夏提报警。迪力夏提穿上大衣,带着协警,召集村里五六个哈萨克小伙儿,从不同的方向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寒风,顺着羊蹄印向大山深处寻去。直到凌晨6点,迪力夏提和牧民才把找回的羊赶到沙力江家。原来,羊群吃草时越走越远,大家一直走到离琼库什台牧业村10公里以外的山崖才将羊群找到。

  疲惫的迪力夏提回到警务室就病倒了。第二天中午,沙力江和几户牧民来警务室感谢迪力夏提,才发现他感冒发烧了。在平原地区感冒是小病,但是在高原地区一旦患上感冒,特别是重感冒,便会危及生命。沙力江和几户牧民将迪力夏提背到了村卫生室。经医生检查,他体温高达39.9度。由于担心迪力夏提出现意外,牧民们轮流照顾他,直到他完全康复。

  病好后,迪力夏提和牧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做牧民的好儿子

  迪力夏提是民警,但在琼库什台,他更像牧民的儿子。夏天雨水期,哪家的房屋易漏雨;冬天下雪了,哪家的牛羊缺少草料;谁家的牛羊要生崽,谁家的孩子要上户口……他都一一记在心里。根据高原牧区治安管理特点,迪力夏提推出了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夜间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使辖区盗窃案件大幅下降,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在他的动员下,先后有6名老党员、老干部主动要求加入辖区的义务巡逻队。

  迪力夏提与牧民交谈,了解辖区治安状况。

  现在,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在琼库什台牧业村并不是奇迹。

  迪力夏提还记得去年秋季,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如不及时打草、收草,一但下雨、下雪,牲畜就无法过冬,牧民们纷纷忙着储备牲畜的冬粮。

  在走访中,迪力夏提发现辖区居民叶尔肯太家却很安静。原来,叶尔肯太因交通事故右腿截肢,家中儿女年幼,打草这样的力气活根本没法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迪力夏提立即带上协警帮叶尔肯太打草。在大家的努力下,不到3天的时间就帮叶尔肯太家备好了牲畜的草料。叶尔肯太紧紧握着迪力夏提的手感谢道:“你是第二个赛力克,是牧民的好儿子。”听到这样的赞誉,迪力夏提很欣慰,也很自豪。

  在大山深处,迪力夏提已工作了快3年,记者问他,还要在这大山坚守多久,他回答,只要琼库什台的牧民需要他,他就会一直工作下去。

  赛力克,牧民念念不忘的名字

  记者在琼库什台采访,很多牧民都难忘一个名字:赛力克。他们都喜欢把迪力夏提比作第二个赛力克。

  赛力克是大山警务室第一任民警,现在的赛力克已是特克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打击牲畜盗窃中队中队长,汉语说得很棒,不像在琼库什台“与世隔绝”生活过。

  赛力克回忆,2000年设立大山警务室前,琼库什台牧区经常发生牲畜盗窃案,接到牧民报案后,民警往返一趟就要好几天,往往是民警去后线索却没有了,经常空手而归;牧民办证什么的也很困难。考虑到琼库什台牧区的需要,县公安局决定设立琼库什台牧区警务室,当时担任喀拉达拉派出所副教导员的赛力克主动请缨,背起行囊上了山,一干就是三年,2013年才调回县城。

  至今,在特克斯县公安局还流传着赛力克与妻子的对话:看着正在打包行李的赛力克,妻子问他干嘛去,他回答:上班。妻子问什么时候下班,赛力克想了想,回答:明年夏天吧。

  赛力克说,他刚到琼库什台时,不熟悉环境,十分苦恼,办公、居住也没有固定场所,是个名符其实的“游击队员”,后来,淳朴的牧民“收留”了他,他逐渐在这里扎了根,得到了牧民的信任。

  在琼库什台3年,让赛力克最难忘的,是打掉了一个长期盘踞大山深处,专门盗窃牛羊的8人团伙,这个团伙曾长期横行牧区,牧民深受其苦。

  赛力克说,为了收集证据,他曾艰难行走在没膝的雪地里,走进牧民的帐篷,一家一家取证。有一次,赛力克深入一处边远的放牧点取证,正骑马独行在牧道上,突然一只雪鸡窜出致马受惊,将赛力克翻下数米深的山沟。所幸山坡上有厚厚的积雪,赛力克右手臂轻微擦伤,但他没有因此放弃。经过几个月的取证,最终将这个横行牧区数年的牲畜盗窃团伙绳之以法。

  打掉这个牲畜盗窃团伙后,赛力克又一个牧点一个牧点跑,给牧民宣传防盗知识,将牧区近几年发生的有代表性的牲畜盗窃案与牧民一起分析,让牧民认识到跟群放牧是自我防盗的最佳方法。几年来,赛力克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放牧点,牧区的每一条山道,每一个毡房和冬窝子都留下了他执着的脚印。正因为这样,每一个牧民也都把他当作朋友、兄弟。即便他离开牧区,牧民仍把他放在心里。

  这就是两任哈萨克族民警赛力克、迪力夏提的故事,他们与琼库什台、与大山融为一体,为守护牧区的安宁,不顾个人得失,甘于寂寞坚守,被牧民称为“大山深处的守护神”。他们也无愧这个称呼。 (周基成 蒋兆明 李续群)


责任编辑:郭美宏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