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至5月1.3万余名“老赖”被限制高消费

2016-06-16 17:04  来源:法制生活报

  6月13日,记者从贵州省高院执行局了解到,2016年1至5月贵州省法院已执结案件1.5万余件,执结金额35亿余元,初战取得喜人成效。

  据了解,全省法院首先是把攻克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省各级法院“一把手”均担任本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过问、部署和督导该项工作。全省法院要把新技术力量向执行投放,全力以赴解决执行难问题,使执行工作发生革命性变化。5月20日,仁怀市法院院长冯发顶亲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了李某、田某等两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案件,两案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016年1月至5月,全省法院共将13057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库。被纳入失信名单的“老赖”,被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不能乘坐飞机、高铁,限制“老赖”入住星级宾馆、旅游度假、购买高档车辆、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月1日,万山区法院将一批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后,次日上午就有5个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债务,金额达36.5万元。

  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人财产难寻是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原因。省高院要求全省法院对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实行悬赏举报制度。5月20日,铜仁市碧江区法院率先在全省发出首份《悬赏执行公告》,明确:对提供人身线索并将被执行人抓获的,奖励举报人500元;对提供财产线索的举报人按执行到位金额1%~10%的比例予以奖励。

  据悉,全省法院还注重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今年1至5月已对561名失信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约70%的案件被执行人全部或部分履行了义务。加大了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老赖”的刑事打击力度,1至5月,全省法院执行机构向相关部门移送19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线索,已判处7人有期徒刑。(牟岚)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