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公安机关紧急冻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资金的效率,高效打击日益猖獗的各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强化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保护,近日,山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山西将全面建立启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副厅长段续忠向媒体通报山西省公安厅、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山西省工商局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部署精神,从6月1日起,共同携手建立全省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这一举措的正式推出,标志着自3月起建立的山西省“反欺诈中心”,进入了全面升级的新常态。也就是说,依托警银、警信协作的优势,通过对涉案账户采取接警止付和快速冻结的合成侦办措施,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现了新的提档升级,为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深度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再添新的利器。
段续忠指出,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通过接口方式,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实现连接,将逐步实现对涉案账户的紧急止付、快速冻结、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的功能。公安机关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这一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收发电子报文、案情通报等,而且对涉案账户可采取便捷的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的核心功能。为此,省公安厅已要求全省公安机关,一定要按照这一机制建设的总体要求,更加全面地规范工作流程,切实依托管理平台,严格落实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快速冻结、信息报送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快实现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能力的整体升级,更加有力地形成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全新能力。
实施“紧急止付快速冻结”新机制的相关办法
民众被电信诈骗后,可以拨打报警电话110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被害人开户行所在地同一法人银行的任一网点举报。涉案账户为支付账号的,则必须向公安机关报案。被害人向银行举报,应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填写《紧急止付申请表》,详细说明资金汇出帐户、收款人开户行名称、收款人账户、汇出金额、汇出时间、汇出渠道、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内容等,同时签名承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将立即指定辖区公安机关受理并告知被害人,被害人也要将110指定的受案公安机关名称告知有关银行,银行则立即将《紧急止付申请表》及被害人身份证件的扫描件,通过管理平台发送至受案公安机关。
新启动工作机制的一般工作措施如下:1、紧急止付。公安机关将加盖电子签章的“紧急止付指令”,通过管理平台发送至支付账户开户行总行,止付账户开户行总行通过本单位业务系统对相关账户的户名、帐号、汇款金额和交易时间进行核对,核对一致的即进行止付操作。止付期限为自止付时点起的48小时。核对不一致的,不进行止付操作。2、冻结账号。公安机关将在止付期限内,对被害人报案事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报案事项属实的,公安机关予以立案,并通过管理平台向止付账户开户行总行发送通知。银行收到通知后,对相应账户进行冻结。
开展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治理措施
多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多发态势,山西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主动进攻,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凌厉攻势。但是囿于工作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局限,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但是自今年3月省“反欺诈中心”成立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已依托警银、警信合作机制的优势,不断创新了侦查打击方式,建立了科学组织指挥、快速接警止付、集中研判侦查、高效打击处理的全新机制,更好地实现了合成作战、快速反应和精准打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战果,有力打击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采取六个方面工作措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各级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警银、警信联动合成工作机制,深化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省“反欺诈中心”工作,继续提升快速反应的能力,最大限度帮助受害群众止付挽损,最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三是进一步确保已有的警银、警信联动工作机制更加运行顺畅,不断夯实打防管控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四是进一步激发公安机关横向合成、纵向联动的警种合力,使公安机关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侦办能力进一步提升。五是进一步完善全省“反欺诈中心”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继续发挥其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的组织、协调、牵引和实战作用。六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防范宣传覆盖面,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自防意识和安全警觉。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银行、进学校、进家庭、进市场”的专题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揭露这类诈骗犯罪的新手法、新伎俩,促进防诈骗知识的社会普及,营造全社会防范诈骗、打击诈骗的浓厚氛围。公安机关要继续积极协调银行等部门,大力推广银行部门“三问一告知”常态化安全警示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民众被骗案件的发生。
通信行业配合开展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坚持“突出重点、技管结合、落实责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以强化行业预防、配合打击治理、积极宣传引导为重点,在全省通信行业部署开展了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大力强化电话用户实名制,制定了《山西省通信行业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管理规定》,发布了社会公告,部署基础电信企业为全省全部营业网点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2.5万台,对近两万个代理代办点全部配发统一标识,对我省流出的100余张电话“黑卡”进行关停查处和责任倒查,省内明查暗访网点1万余个。2015年底,全省电话用户达到3781.9万户,实名登记率达到95%,列全国前茅。严格互联网站实名制,2015年底,全省备案互联网站总数为50650个,较2014年增加7767个,网站备案率达到100%,备案网站主体信息准确率达到90%;接入信息准确率为83.3%,拨通率为89.5%,列全国前列。
通过加强企业系统数据配置管理,建设使用垃圾短信、网间国际诈骗电话、虚假号码、骚扰电话管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山西省通信管理局提高了对诈骗电话及网络改号的发现、核实、监测和拦截能力。联通、移动、电信3家公司共处置发送垃圾短信的手机号码62万余个,封堵关闭短信业务端口39个,阻断垃圾短信7541万条,其中涉嫌欺诈类1725万条;拦截骚扰电话呼叫5.55亿次,其中涉嫌欺诈类2.45亿次。
据了解,自2015年11月全省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已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30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50名,收缴赃款赃物385.16万元,查询涉案银行账户1080个,止付冻结涉案金额203万余元。下一步,山西省公安机关将强化打击力度,完善打防机制,并以最坚决的举措,切实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蔓延势头,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