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检察机关社会化帮教为青春护航

2016-05-19 10:48  来源:福建长安网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既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福建省未检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化帮教工作之路,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每个误入歧途的孩子健康成长和回归社会,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

  观护帮教——让“三无”少年同享法治阳光

  “真的很感谢检察官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近日,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小路(化名)对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感激地说。

  2015年1月,在福清务工的小路因经济拮据,一时起意偷走工友4400元,之后主动向警方自首。考虑到小路犯罪情节较轻,在福清无近亲属、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属于“三无”涉罪未成年人,福清市检察院作出了不逮捕决定,将其送往阳光就业帮教基地。在检察官和企业的共同帮教下,小路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变。经过帮教考察,该院决定对小路不予起诉。

  “过去像小路这样的‘三无’涉罪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难以适用取保候审,可一旦被批准逮捕,他们的人生轨迹将被彻底改变。如何挽救这些外来的孩子,未检人在不断探索。”福建省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检察官表示,自2009年起,福建省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就联合企业共建各类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劳动、帮教场所。“借助帮教基地,不仅有效提升了涉罪未成年人非羁押率和不起诉率,更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平等保护精神。” 我们看到,福建省各级检察机关不捕率从2013年的15.1%上升到2015年的27.3%,不诉率同比从4.69%上升到15.5%。

  为了让迷途的孩子“零障碍”回归社会,检察机关未检部门还主动寻求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实际,量身定制帮教方案,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技之长,为他们重新就学、就业搭建平台。

  温情社区——细心扶正“长歪的树苗”

  “好人一生平安。”2015年感恩节,漳州市芗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收到了小新(化名)发来的短信,感谢检察官对他的帮助。

  案发时小新才15岁,因在家中上网一事,与弟弟发生矛盾,一时冲动将弟弟砍成轻伤。“未成年犯罪很多时候都是一时激愤,就此给他贴上犯罪的标签,对他的人生将是毁灭性打击。”检察官介绍。芗城区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分析认为,小新在学校里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母偏爱弟弟等原因导致亲情暴力犯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挽救和教育失足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决定对小新附条件不起诉。

  检察官联络小新所在的社区帮教基地,展开了全方位的帮教。一方面,让小新在考验期就及时回到学校就读。另一方面,让小新参加各类社区服务、义工劳动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提升他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检察官还与团委、司法所、居委会人员共同组成校外帮教小组定期跟踪回访,协调为小新家里争取了低保补助,帮助其父亲安排就业。在多方努力下,小新继续完成了学业,以该校前20名的成绩考上该市最好的重点高中。2015年,小新被学校选送参加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获得二等奖。

  “把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引入正途,并凝聚各方力量帮助其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人,这是我们最期望看到的。”福建省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检察官说。

  像小新这样在社区帮教基地成功蜕变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还将在未检工作中引入司法社工。2016年2月,省检察院与团省委会签了《关于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引入青少年司法社工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借助社会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在全国首开先河。

  异地帮教——助折翼的梦想再起航

  “阿姨,什么时候让你也尝尝我的烹饪手艺,以后我要开个自己的小吃店。”日前,沙县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接到小斌(化名)的电话,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小斌是名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在武汉开沙县小吃店,虽然早早就辍学在家,但平日表现不错。沙县检察院经综合考虑,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满后,对涉嫌盗窃的小斌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沙县小吃名扬全国,该院就安排小斌到“启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参加小吃培训,获得执业资格证书后,小斌便跟随父母去了武汉做小吃生意。该院利用小吃协会遍布全国的31个联系点,落实帮教措施,实现异地帮教。该院委托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协会配合检察院不定期走访小斌经营的店面,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态并及时反馈,让帮教工作不因异地而脱节。

  “企业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重在平等保护,职业教育辅导基地重在技能培养,社区帮教基地重在人文关怀,探索异地帮教重在有效监管。”省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公室检察官介绍说,让更多孩子不跌跤,需要社会合力帮扶。

  自2009年至2016年第一季度,我省共创建各类的观护帮教基地316个,共接纳涉罪未成年人642名,其中529人经基地帮教考察结束已重新就业或重返校园。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涉罪未成年人一张张重新绽放的笑脸:他们有的勇敢积极地面对新生活;有的成了“脱胎换骨”的大学生;有的学会了一技之长,正以自身的努力回报社会。(雷闽娟 徐熹)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