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消防把好“四关”确保重点单位消防安全

2016-05-14 12:52  来源:法制生活报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贵州省遵义市消防部门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要求,切实把好“四个关口”,强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管,保障单位消防安全。

  严格界定 把好“源头关”

  每年年初,遵义市消防部门均要按照“法有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组织对辖区单位进行全面摸排,将符合《贵州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单位和贵州省36个一类重点村寨,全部纳入公安消防机构列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将符合省公安厅《贵州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单位(场所)和公安派出所辖区村(居)委员会,确定为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并按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确定及调整流程》,及时向社会公布。

  同时,遵义市消防部门认真对上一年度重点单位进行核实,及时将已破产、停业、兼并或达不到界定标准的单位调整出重点单位名册。

  目前,遵义市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163家,公安派出所列管单位5374家。

  强化管理 把好“防控关”

  遵义市消防部门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推进各单位落实“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遵义市消防部门对遵义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逐一摸排,逐一摸排调查单位消防安全组识建立、经营生产、安全管理、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各类消防安全管理台账建立以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重点单位底数,建立重点单位的动态消防“户口”档案,为存在隐患的单位提供个性化消防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重点单位,遵义市消防部门严格落实“六加一”管理措施,即: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签订一份消防安全承诺书、维护保养一次消防设施、组织检测一次电气和燃气线路设施、全面清洗一次油烟道、集中培训一次全体员工、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严格落实各项火灾防控措施,确保遵义市重点单位场所消防安全。

  主动上门 把好“服务关”

  遵义市各级消防部门紧紧围绕服从经济大局、服务企业发展这一主线对辖区列管各类企业进行大走访,全面掌握单位消防安全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消防部门主动上门排查火灾隐患,一次性查清火灾隐患,及时下发法律文书。同时,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际,设身处地为隐患单位着想,帮助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做到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四落实”,并随时提供技术支持。

  遵义市各级消防部门将社会单位“户籍化”管理工作与当前火灾防控工作结合起来,严把火灾防控关口,加强对“户籍化”管理单位中人员密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等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工作,切实解决单位消防难题,并加大对重点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除各种火灾隐患,确保火灾防控力量整合到位、火灾防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力构建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推动社会消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夯实基础 把好“培训关”

  遵义市消防部门深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培训,进一步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根据具体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消防部门针对单位内部不同人员制订了不同的培训方案,通过采取上门指导、召开培训会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针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知晓消防工作法定职责,掌握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和消防安全管理基本技能,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针对特殊重点岗位人员,消防部门积极组织为他们参加部队举行的职业资格培训,并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有重点的提升社会化消防管理水平。(肖晓)


责任编辑:张齐云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