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农牧村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扎实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大局,甘肃省甘南州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助力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承担的社会责任,紧紧围绕全州精准扶贫攻坚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助力精准扶贫攻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农牧村干部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识和法治意识,用心、用情、用劲抓实抓好法治扶贫工作,为全州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意见》要求,围绕全州脱贫攻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推动州委“1+17+1”精准扶贫脱贫方案的有效落实,适应农牧村干部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农牧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提高农牧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牧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进一步加大农牧村普法力度,重点突出精准扶贫攻坚政策和法律宣讲,提高群众知晓率,动员群众参与和支持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意见》对宣传内容作出了明确要求。选择适合农牧村干部群众特点,特别是与其生产、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法律法规。拟定了“五个精准”工作措施。
一是精准宣传形式,把开展精准扶贫攻坚与“送法进乡村、入户”活动结合起来。
二是精准创建模式,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围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任务,认真分析研究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良好、生态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的总要求和全面小康创建活动,促进农牧村民主法治建设,打造一批脱贫致富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典型。
三是精准帮扶内容,深入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活动。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集中力量,共享资源,同步开展,共同推进,扎实推动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结对帮扶工作。
四是精准把握内涵,切实加强农牧村法治文化建设。加强乡(镇)、村(居)法治文化园(墙、街)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
五是精准服务方式,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农牧村法律援助的门槛,不断扩大对贫困农牧民的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强对农牧村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在处理农牧村矛盾纠纷、促进农牧民学法用法中的作用。(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