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安厅开展人口调查工作 承诺绝不泄露隐私

2016-03-30 16:01  来源:四川法制报

  今年摸清全省人口底数

  省公安厅承诺:绝不会泄露隐私

  3月29日,四川省公安厅召开全省户籍和实有人口信息清理登记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邓勇出席会议并讲话。针对目前一些群众对于采集登记信息的不了解,造成民警入户难、进门难,邓勇表示,公安机关是国家执法机关,有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定,绝不会泄露公民隐私。

  同时会议要求,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摸清全省人口底数,切实做好无户口人员落户工作。

  为啥要摸清底数?

  邓勇表示,及时摸清人口准确底数、强化人口服务管理是公安机关法定职责,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是实施全省“十三五”规划、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到底全省实际居住状况和分布流向如何,省内有多少人、省外有多少人,就业情况如何,都迫切需要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查清楚、搞准确。

  采集哪些信息?

  当前一些群众对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委托的社会力量上门采集登记信息意义作用不了解,造成了民警入户难、进门难。实际上,公安机关采集登记居民信息,主要是改革公安行政管理、服务群众工作生活的需要,公安机关承诺,公安机关是国家执法机关,有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定,绝不会泄露公民隐私。

  公安机关采集登记的信息,主要是公民的现住宅信息和电话信息,是对公民户籍信息的补充,特别是公安机关登记居民的电话信息后,主要是遇到涉及公民的急事,公安机关能够及时通知到。其他涉及公民的信息,如房屋产权信息等,公安机关采集登记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如遇到房屋失火等情况,能够及时通知到产权人。

  用哪些方式登记?

  会议指出,全省民警要树立“出现无户口人员是公安机关的失职,不为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是公安机关不作为”的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无户口人员落户工作。

  要对死亡、服兵役、境外定居及“重、错、假”户口、未落户人员等,切实做到应销尽销、应登尽登。督促出租房主、用工单位、留宿场所等落实实名登记制度。

  同时,城市和农村要分类施策,城镇地区要大力推进小区门禁系统安装使用,推行出入人员身份证门禁刷卡制度,在强化治安防范同时,登记居住人员身份信息。农村地区要发动村组干部,推行“邻里守望、户户联防”机制。要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切实做好无户口人员落户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对边远山区、藏区寺庙和辖区内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主动上门提供办理二代身份证等服务。

  数据

  清理查纠问题户籍170余万

  2013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攻坚和户口清理整治,目前,全省已采集人、房、业基础信息1.7亿多条,清理查纠问题户籍170余万。(蒋京洲)


责任编辑:王淑静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