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召开全省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

2016-03-27 14:53  来源:河南长安网

  近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民商事审判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法院第八次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分析形势任务,统一思想认识,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高院副院长刘晓云主持会议。

  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受理一、二审民事商事案件3059404件,审结2945036件,占全省法院结案总数的65.2%。2014年增幅19.3%,2015年增幅38.3%。完善调解制度,有46%的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44%的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快速审结。2010年以来,先后七次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共办结相关案件46908件,为100451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7.73亿元。先后成立183个金融审判庭、183个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70多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和合议庭。办结各类借款、民间借贷、融资担保案件45万余件,审理企业破产重整、公司清算、股权转让等案件10900多件,审结商标、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案件18039件,审结房地产、建设工程案件54271件。以信阳为代表的革命老区法院丰富发展“汤阴经验”,周强院长给予高度评价并誉为“信阳模式”,要求在全国法院推广。人民法庭的数量由原来的722个调整到目前的688个,全省35.6%的法庭实现了案件信息化管理,实现多元化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和网格化便民司法服务新常态。全省法院有民事法官4086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干警5018名,约占87%,年人均办案110余件,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张立勇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民事商事案件占到了全省法院各类案件总数的65%。这些案件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民事商事案件的审判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民生福祉密切相关,做好民事商事审判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张立勇院长强调,2016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助推“僵尸企业”淘汰转型。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保障的总方向,贯彻“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总原则,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平衡利益。要完善破产审理的配套制度,加强破产案件审判庭建设,依法妥善审理处置“僵尸企业”过程引发的各类纠纷,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

  二是妥善处理民间借贷案件。要满足和顺应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保护国家金融安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借贷安全的关切和中小微企业合法正当融投资的渴求。要准确理解和适用最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划清合法借贷与非法借贷之间的合理界限。对于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要严厉打击;对合法民间借贷,要依法保护,切实维护合法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司法手段规范民间借贷,防控金融风险。

  三是大力加强环保审判。要推进专业审判庭或合议庭建设,省高院已经设立了具有独立编制的环境资源保护审判庭,负责审理涉环境资源案件和归口管理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要用足用好民事、行政、刑事、宣传等一切手段,严格执行环保法、民事诉讼法,力破地方保护,力挺环境公益诉讼,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依法调查取证,公正高效审判,让鼠目寸光、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者付出沉重代价,让受害的人民群众及时得到救济。

  四是创新开展家事审判。2016年最高法院提出要全面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作为民事商事审判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专业化审判作为发展方向,有条件的法院要成立家事审判庭或专门合议庭。要把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作为基本目标,把保护弱势群体作为明确导向,运用好家暴禁止令,预防家庭暴力。要把柔性司法、深入群众作为基本方法,坚持调解优先,坚持说服、疏导为主,促使当事人之间恢复感情、消除对立、达成和解。

  五是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要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对河南涉外民事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的要求,重点针对郑州航空港区建设、郑欧班列运行等重点领域涉外商事案件的类型、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涉外法律风险进行预警和预判,提出解决和防范对策,为郑州国际陆港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更好地提供司法保障。

  六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服务创新发展。要立足河南需求,突出河南特色。加大涉农知识产权保护,食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为河南实现“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跨越保驾护航,以保护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加大保护力度,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七是持续深化为农民工讨薪等系列为民举措。全省法院在司法为民方面一直不懈探索,开创了为农民工讨薪、司法拥军、为“三留守”人员维权等司法为民品牌,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16年还要持之以恒做好为农民工讨薪工作,全面推广涉军维权信阳模式,继续做好为“三留守”人员维权工作。对这类案件要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努力为人民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八是积极适用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在案件数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想办法,做好内部挖潜,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争取用20%的人力审理占80%的简单案件,用80%的人力审理占20%的复杂疑难案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适用小额诉讼制度的督促指导,实行一审终审,让当事人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最简便的程序,实现权利救济。

  九是加快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要用好民事诉讼法确立的先行调解制度。对家事、相邻关系、小额债务、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交通事故等案件进行调解前置的探索。要畅通矛盾多元化解的渠道,加强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组织的协调配合,建好诉调对接平台,建立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诉讼服务平台和诉讼服务中心。

  十是全面加强民商事审判队伍建设。要在民事商事审判工作坚持“六个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大司法公开和审判管理、监督管理,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惩处一切违法违纪行为,斩断司法腐败的利益链。要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地支持法官依法办案,依法严惩一切恐吓、威胁、侮辱、骚扰、伤害法官及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让法官有尊严、有安全感地办案和生活。

  会上,省高院副院长刘晓云传达了全国法院第八次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副院长史小红总结回顾了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并对案件审理提出了要求。

  省人大代表马书龙、崔舜一、李玉坤、朱太忠、董振杰,省政协委员孔祥平、刘晓良,省法院院领导、厅级干部、审委会委员等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