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祭扫及踏青活动增加,火灾隐患突出。针对集中出行、祭扫现象突出的实际情况,北京市消防提前预防,全力部署防火工作,并提示市民要文明祭扫注意防火。
北京消防介绍,清明节期间,人流、车流量大,祭扫场所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和郊区,与假日踏青游玩相互交叉,动态火灾隐患呈现多样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且受大风和降雨少等自然条件影响,火险等级较高,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对此,北京消防要求,各区政府集中开展墓地及周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区消防支队要实名制确定执勤警力一线执勤,各区消防中队开展灭火救援调研,对扫墓点、墓地周边及零散墓地的道路、交通、水源情况进行摸排,修改、完善灭火救援预案,与陵园、墓地联合开展灭火救援演练,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准备。
据悉,市区两级公安消防机构会同民政部门已经开展联合检查,发动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义务消防队等力量,深入市区两级213处扫墓点、墓地周边及零散墓地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期间,全市公安机构共出动警力312人次,联合发动各级力量2300余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75处。
陵园、墓地管理单位:开展防火巡查 引导市民文明祭扫
对于陵园、墓地管理单位,北京消防要求开展防火巡查。各墓地要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定岗定人定责,并结合视频巡控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墓地进行不间断防火巡查,及时制止焚纸、烧香、吸烟等行为。
同时,还要做好应急处突的充分准备。首先,队伍要在岗在位,明确自身职责;其次,消防车通道要保持畅通,宽4米、高4米,与交管部门要配合好;第三,室外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要提前摆好,要均匀分布;第四,提前清理杂草、纸盒箱等可燃物;第五,易引发火灾部位要落实死看死守措施。
此外,引导市民文明祭扫。利用横幅、海报、内部LED屏幕、广播、可录音小喇叭等,引导市民不要焚纸、烧香、吸烟,提倡通过献花、植树、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
市民:服从墓地管理 严禁在墓区使用明火
据统计,2015年清明期间,119中心接报住宅火灾10起,交通工具火灾7起,山林原野火灾11起。火灾的发生虽然是低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对于个人来讲是100%的损失。
“消防安全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呼吁百姓关注清明期间的消防安全。”北京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消防提示市民,出门祭扫、踏青前,关好火和燃气,安全使用电器,提前对车辆电路、油路进行保养,露天烧烤后及时将火苗熄灭并掩埋。
在祭扫期间,要服从墓地管理部门的管理,严禁私自在墓区动用明火或在禁烟区域吸烟。
最后,北京消防还提示,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在清明休假前,强调内部消防安全(包括及时关闭电脑),强化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农家乐、宾馆、饭店等人流密集场所单位要强化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燃气设施、油烟道等易惹火的部位要重点关注,同时也要提示客人不卧床吸烟,做到经营与安全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