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监狱打造民警教育培训新模式

2016-03-21 14:54  来源:宜宾长安网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监狱紧紧围绕“保安全、抓提升、铸特色”的工作主线,始终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将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积极推进创新转型,较好地实现了跨越式、内涵式发展,为监狱工作整体推进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一、突破“紧箍咒”,创新教育培训运作模式

  一是推行培训新模式。重点突破“不论岗位、不管职责、不重需求”的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分层分类、专业化培训模式,形成了基层一线、科处室岗位以及科监区长等专业培训体系;二是推行“轮训轮值”培训新模式,集战训轮值、特警集训、岗位练兵于一身,坚持365天无缝衔接,24小时保持战备状态的培训理念,做到全天候备勤,全狱内出警,全方位覆盖,成为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机动力量;三是推行新警培训新模式。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训练,着力提高体能素质和实战技能,新警培训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二、构筑“支撑点”,优化教育培训管理方式

  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出台培训管理制度,形成覆盖各层级、各领域培训的制度体系,并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二是管理育人规范化。培训全程实施规范化管理,突出培训考核结果运用,实现培训结果与所在单位日常考核、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三挂钩”,培训学员的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意识大幅提高;三是保障有力常态化。加大教育培训经费的倾斜力度,设立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培训工作保障问题。

  三、争当“排头兵”,发挥教育培训引领辐射作用

  一是把好问题需求的“脉”,凸显方向引领。调研梳理出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出台岗位练兵项目,推广实施,引领、辐射和带动整个教育培训工作;二是搭好项目落地的“台”,凸显方法引领。编制外委、内部培训规范,明确每个培训项目的对象、目的、条件、重点、要素、流程;三是转好联动机制的“轴”,凸显整合引领。切实发挥“省局、监狱、科室”联动的轴心作用,加强联动。培训项目标准、能力要素、工作要点、操作流程由政治处宣培科及职能科室审核把关,工作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由业务科室负责人授课解读。主动加强与省局相关处室联系,加强师资整合和资源共享,切实调动和发挥培训主管部门在本单位民警培训中的主导作用、科室和监区的主动作用、广大民警的主体作用。(杨晋薇)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