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司法办案规律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办案质量,提升检察人员素质能力,实现检察工作内涵式、可持续发展,昌平院编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手册(2015版)》。按照《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关于组织制定执法办案手册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昌平检察院先后形成了涉及6类业务、11项办案规程规则的《执法办案手册(2014年)》,涉及5类业务、10项办案规程规则的《执法办案手册(2015年)》。针对高检院基层院建设抽样评估结果反馈,昌平检察院制作了涉及6类业务共计318条《业务部门规范司法常见问题解答》。昌平检察院将上述三个文件整合形成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手册(2015版)》(以下简称《执法办案手册》)。《执法办案手册》共分为七编,分为侦查监督业务、公诉业务、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业务、刑事执行检察业务、刑事申诉检察业务和民事申诉检察业务;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同时包括少量条款形式;以不同业务类型为标准进行编排,在不同业务类型中再辅以类案办理标准、证据审查规则、诉讼流程指引等标准进行分类,详尽展示各项业务办理的规范点和关键点。
一是明确类案办理标准。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司法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同案不同处理等问题,《执法办案手册》确定了部分类案的办理标准,建立具有较强指导性、操作性的办案标准。
二是确立证据审查规则。刑事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为达到证据收集、审查、判断、运用的统一规范,《执法办案手册》确立了证据收集审查规则。
三是规范诉讼流程指引。《执法办案手册》对检察业务流程的办理规则做了整体覆盖,同时又做了细致的具体区分。前者如,侦查监督部门就审查逮捕案件、监督撤案、监督立案等制定办案流程规范,其他各业务部门就其所涉及业务类型制定问答规范。后者如,侦查监督部门对取保候审执行制定规则指引,公诉和未检部门明确涉案财物处理规则,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就收监执行检察工作、监管场所发生被监管人死亡事件检察、羁押必要性审查等明确流程指引。
昌平检察院《执法办案手册》针对检察执法办案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涵盖各项业务环节的执法办案手册,为检察业务工作提供方法指导的同时,也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实践教材。《执法办案手册》制定工作必然是一项持续性工作,而随着执法办案手册的持续制定,体例将更为科学完整,内容也必将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