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农村消防安全措施,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精准扶贫,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防火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能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立足州情实际,在近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消防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了传统村落规划、消防电改、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多种消防队伍建设、农村消防日常管理责任体系、农村消防宣传教育、黎平县蒲洞村等村寨消防科研试点建设七个方面的25项具体任务,细化了责任分工,规定了完成时限。
《方案》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坚持治本和治标相结合,不断完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机构、加大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消防管理,到2020年,黔东南州3922个50户以上集中连片村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消防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火灾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火灾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小火亡人、火烧连营事故得到切实遏制,农村消防安全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方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好统筹,制定工作细则,住建部门牵头,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全力协同配合,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实施调度。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精心谋划,跟踪问效,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狠实抓,抓出成效。对任务重,难度大,影响全局目标任务的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实行一项重点工作由一名领导挂帅,一套人马苦抓,一套措施保障的工作机制。按照黔东南州财政补助、县财政匹配、争取项目支持、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四位一体”的原则筹措建设经费。特别在项目捆绑上要多下功夫,要充分吃透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涉农、惠农政策,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积极做好捆绑搭车的准备,尽可能将消防基础建设进行捆绑,同步进行建设。要积极依托农村扶贫工程、“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讯”、农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黔东南州、县两级要抽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会管理的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工作队按照每年不少于4次的频次定期深入村寨,指导和帮助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各县市政府为消防建设实施主体,要建立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和责任倒查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