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公安坚持实战导向 推进信息化建设

2016-01-09 10:09  来源:平安浙江网

  2015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实战需求、创新驱动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宁波公安信息化升级版。全市公安机关目前已有45个应用系统和35类数据资源,市局信息中心综合资源库已整合汇聚208类60亿条数据,逻辑整合可用数据300亿条,应用于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基础信息化建设应用实效,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

  前沿科技构建警务信息应用大网

  笔者了解到,宁波公安机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前沿科技,构建了违法犯罪举报系统、出租房智能化管理平台、治安信息移动平台等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同时在全市一线执勤民警中推广应用移动警务系统等智慧单警装备,使民警可以随时随地应用警务信息系统。此外,公安机关还推进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高清视频采集系统、卡口系统等采集系统建设,提升源头基础信息动态、实时采集的自动化获取水平和效率。截至目前,全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已建成公安机关直接掌控的监控点26463个,电子警察5077路,路段卡口摄像机1790路,交通路面监控1236路,部署车载3G系统389套,公交车摄像机18580个,社会面(含重要行业领域)安装监控摄像机211744个。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公安刑侦部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81起,视频破案占比(视频破案数/破案数)38.53%,通过视频实时监控抓获的现行违法犯罪人员达332名。

  强化应用推动基层警务工作升级

  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局负责人告诉笔者,警务信息化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于服务基层,服务实战。近年来,宁波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派出所综合室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8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有效提升了派出所一体化运作的综合实战能力。

  做实做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是我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以往派出所都由各分局指挥中心下达勤务指令,调度处警警力和车辆。这种“派工式”的勤务管理模式,由于分局的指挥调度员一般不熟悉派出所辖区的治安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实现第一时间科学调度,从而影响了出警速度和处警效率。在一些警情较多,治安较复杂的中心派出所,这种不适应性尤为突出。

  如今,通过物理空间和硬件功能的整合,在基层派出所内部建立了一个集约合成警务资源,实现指挥调度、信息研判、视频监控、执法管理、社会管理等功能的“袖珍指挥中心”,真正成为派出所各项勤务工作的“神经中枢”,改变过去静态治安形势下派出所“派工式、粗放式”的勤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派出所松绑减负、提能增效,规范运作,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市公安局还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将综合指挥室打造成派出所所有勤务工作的平台枢纽”的功能定位,整合集成接处警、视频、警车GPS、执法办案、社会管理等20多个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在一个平台上集中展示派出所当前工作概况、案事件提醒、警务指令下达反馈、勤务分析报告动态生成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派出所一体化运作的综合实战能力。

  笔者了解到,在目前已经试点运作的48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综合效应已经初步显现。部分试点派出所根据本地实际和辖区社会治安特点,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条件下勤务指挥管理水平的新方法、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各有特色亮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特别是在增强派出所勤务运行效能、提升打防管控能力、规范执勤执法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信息联播

习近平: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推动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 [详细]
更多> 中央动态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纪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有一个刚毅的先锋去引领方向。 [详细]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视频
更多> 图解
更多> 长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