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惊魂未定,恐怖主义让这个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在全球范围蔓延渗透的恐怖分子,仿佛随时都准备戕害生命、制造恐慌。今年8月,在一辆布鲁塞尔开往巴黎的火车上,恐怖分子的子弹已上枪膛。要不是车上两个度假的美国大兵,以及其他同车旅客的挺身而出,一支备有5只弹夹的AK-47,已经足以制造一起更早的“巴黎血案”。
在充满不安的世界里,见义勇为的精神弥足珍贵。
从2016年1月1日起,湖北省武汉市将实施新版《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而舆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条例》第二条对“见义勇为”的定义。
新版中,见义勇为的定义是: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合法行为。与老版相比,删去了“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昂扬的用词。
为此,舆论一片赞扬,甚至有媒体据此归纳称:“‘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行为,在武汉将不再被鼓励。而将代之以更聪明的‘见义智为’。”
法律文书一向严谨简洁,字字句句皆有深意。新版《条例》删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实际的目的和效果,正是扩大了见义勇为外延。在新版《条例》定义之下,只要对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或自然灾害采取了一定的制止行为,即使顾及了个人安危,或表现得不那么勇敢,也会得到来自官方的表彰和奖励。在如此更加宽泛的奖励标准之下,“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勇敢行为,不仅仍然涵括在见义勇为的范畴之内,而且将因其勇敢而受到格外的鼓励和奖励,媒体由此推导出“将不再被鼓励”的结论,只能算是误读。
当下的社会氛围中,存在着普遍的“去崇高化”的舆论倾向,这或许是因为以往的道德形象过于“高大全”,人们对道德高调逐渐排斥甚至逆反。弱化见义勇为中的牺牲色彩,将其还原为一桩人人可为的寻常行为,正是这种倾向的直接反应。
但是,反对道德高调,并不意味着道德没有高下之分,“去崇高化”也绝非意味着崇高不复存在。无论如何扩展见义勇为的外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仍然是见义勇为行为中最值得钦佩和褒扬的一种。
尽管身怀“武艺”,8月欧洲火车上其中一名见义勇为的美国大兵依然负伤送医,其勇敢行为绝对称得上“不顾个人安危”。他们不仅得到法国国民的感激,也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高度赞扬。正因为他们“勇为”,才避免了一场血腥的悲剧。
其实无论如何定义,见义勇为的基本含义中,正义和勇敢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没有这样的基础,代替见义勇为的很可能不是见义智为,而是见义不为。可以说,武汉新版《条例》确实可以放宽见义勇为的标准,使见义勇为成为更多普通人可以践行的善举。但这样的改变,绝不意味着对奋不顾身的见义勇为的否定。只要是出于行为者的自由选择而非道德绑架,奋不顾身的见义勇为,就永远是最值得钦佩和鼓励的壮举。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更高标准的“不顾个人安危”的见义勇为不能得到鼓励和褒奖,反而受人嘲讽或动辄被质疑为虚伪、作秀,则被视为更容易实现的“见义智为”也将失守。(文/张天蔚)
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于2012年6月成立直属二分局,专门负责环保执法。[详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胡焯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主办 网站编辑部电话:010-83079355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6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