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机关积极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5-12-07 16:53  来源:平安浙江网

  当晨曦还未降临,繁华落尽的杭城还沉浸在真切的夜色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依然如城市中的明灯,照亮着街巷,守护着人们的美梦。浙江省杭州市特警支队四大队一中队的于锋开始了他的工作———夜巡。而他,正是这支被杭州人亲切地称作PTU的队伍———杭州市公安局治安防控机动队中的一员。

  在G20峰会即将到来之际,不仅是杭城,整个浙江省的巡防力量都自觉提高了一个等级。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口流动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治安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能让不平安因素变得可防可控,公安机关作为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主力军,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通过近20年的摸索和实践,浙江省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多种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摆上街面、沉入社区,逐渐形成一张动态化、多元化、智慧化的社会巡逻防控网,24小时守护着老百姓的平安。

  杭州:PTU 24小时在身边

  10年前,杭州人对于街头出现的民警还带着一丝好奇。而到了2015年,再在大街上看到头戴贝雷帽、脚踩作战靴的PTU警员,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于锋见证了这一转变。

  “最初上街巡逻时,很多人会对着我们拍照,还有大人吓唬小孩,说如果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们抓走。但是现在,家长都会和孩子说,看,这是保护我们的警察。”于锋说,当他听到这些话时,心里就有隐隐的自豪感。

  杭州的PTU属于白手起家,经过多年发展,杭州主城区同一时段里,路面巡逻车已不少于30辆,警力不少于120人,街面便是他们的“主战场”。24小时“四班三运转”、“街面无缝交接”的全天候勤务机制,切切实实地给老百姓带来了安心。

  这样的配备也保证了PTU队员能在第一时间(5—8分钟),到达现场处置突发情况。2014年3月27日晚11点,市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富春路出现抢劫事件,中心便通过可视化平台立即调动于锋所在的PTU巡车。2分钟内,于锋和同事到达现场进行分工搜索,5分钟后,他们就控制住了实施抢劫的3名男子。

  在PTU工作4年多来,于锋感受到了社会治安的转变。2011年,他负责夜巡工作,接到最多的报警是涉及两抢的案件,而2015年以来,几乎就没有了。“我个人感觉,24小时巡逻对违法犯罪分子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温州: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

  在温州,警灯象征着安全和温暖。自2012年起,温州警方开始建设“警灯工程”,至今,学校、小区和治安复杂地段已建成治安(联防)岗亭4838个。每当夜幕降临,所有岗亭都会亮起警灯,这一盏盏驱黑除恶的“明灯”,织就了一张防控大网。

  温州特警支队三大队三中队民警李宏,每个月里有3天会在下班后赶赴岗亭,开始值班工作,设卡检查、车巡步巡、帮助群众……这类岗亭遍布在温州每个重点区域。

  而在特殊区域,岗亭发挥出了不同的作用。比如黎明4号岗亭查破盗窃电动车案很有一套,鹿公巡亭008号建成了一支群防群治队伍,沙城中心街岗亭最突出的特色是服务群众,天河永丰西路岗亭开发了“基础物联网管控”……

  这点点警灯不仅给老百姓带去了安全感,更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成了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的重要载体,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也正因如此,24小时的平安守护,不再有“空白期”。

  嘉兴:卡点组成“围城”

  11月3日晚9点多,海宁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卡点中队中队长凌旭,眉头紧锁地盯着监控屏幕,几十个小方格显示着各卡点的实时情况。引起凌旭注意的是往桐乡方向的卡点———协警正在查询一个年轻男子,他身上带着几十张身份证和银行卡。

  当晚,凌旭负责值守夜班,他不仅要紧盯监控,更要处置卡点上的情况。“稳住他,等我们来。”凌旭及时通知卡点协警,立即前往现场。经查证,这名男子确实涉嫌非法使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每天夜晚时分是不法分子的活动高峰时段,而这些卡点则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防线。

  这样的布控得益于嘉兴的“固边工程”。以海宁为例,共有3道防线组成“围城”,第一道环海宁的防线,由11个常设卡点组成,24小时“四班三运转”;第二道防线是18条城市主路,由派出所负责; 第三道防线是所有进出海宁的公路,共88条,由监控负责。

  除了警力24小时巡逻防控,嘉兴警方更是向科技要警力。2015年,为进一步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战功能,按照“人过留影,车过留牌”的要求,嘉兴警方将在全市“固边工程”一类卡点建设“电子观察哨”。也就是说,全天24小时都会有“鹰眼”盯着路面。一旦数据库中标记过的车牌号通过,就会自动报警,提醒卡点的民警有针对性地进行拦截,可疑车辆将逃不出这个“围城”。目前,该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建成后,将能更有力地构筑完善的地方道路查控堵截网,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