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强化空地联勤交通指挥机制

2015-12-05 16:35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随着警用直升机的缓缓升空,从路口到路段,从路段到区域,点、线、面实时交通状况尽收眼底,交通拥堵、交通事件、交通违法……在“天眼”的空中覆盖下,各类路面信息实时纳入、立体掌控,空地联勤一体指挥、精准研判快速处置。12月2日起,北京市警方将进一步强化空地联勤交通指挥机制,维护群众安全、畅通出行,开启警务飞行全面助力路面交通拥堵治理的创新模式。

  据了解,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成立于2007年4月,担负着空中巡逻、空中巡视、警务指挥、反恐防暴、缉私禁毒等警务飞行活动,同时配合市委、市政府其他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山区救援、医疗救助、森林防火等职能拓展飞行活动。

  2012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全面启动实施了高峰交通勤务,交管部门和警航总队共同搭建交通管理空中指挥平台。在实际运行中,交警登上警用直升机,与警航共同执行警务飞行任务,分别负责高空巡视指挥和交通信息采集工作。

  市交管局安监处副处长赵鑫介绍,“天眼”空中巡航观测,与路面交通指挥中心实时对接,通过视频、音频的空地双向传输,对各类路面交通警情空中发现,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措施。

  目前,警务飞行已经实现了对交通拥堵、交通事件、交通违法的空中综合监测,直升机机动性强、速度快、覆盖面广,可短时间形成对路面交通运行状态的立体化、大范围、大视野观测,实时采集整体的、连续的、动态的交通信息,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监测设备单点监控、范围受限、碎片分布的不足,有效弥补了地面监控设备的盲区盲点,成为立体多维、全盘掌控的“天眼”。

  “通过警务直升机,交管部门可根据空中传回的路网情况,调整信号配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车流,第一时间掌握拥堵节点并实时应对。”赵鑫说。

  针对空中发现的交通事件,第一时间部署属地支大队前往处置,并可实时掌控指挥处理进程,交通民警路面巡逻发现的重特大交通警情,也可以实时通报警用直升机根据飞行要求前往现场协助处置,进一步加强快清快处,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件占道时间,疏解事故致堵。

  同时,警务飞行更可全面采集交通运行的整体化、立体化、动态化数据,为进一步掌握交通规律特点,发现交通运行中存在问题,实施区域交通流量均衡指挥,客观评估交通管理措施效果提供精准全面、立体多维的决策依据。

  从重大活动到重要节日,警用直升机可对大型活动区域、重要交通点位进行全面巡航监控,空中监测大人流、大车流运行状态,在城市安全防控、交通拥堵治理中高效发挥作用,客观全面收集多区域、多范围、多时空综合数据,为保障城市秩序环境、维护群众安全、助力交通管理提供有力的空中信息支撑,构建了空地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

  赵鑫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予以处罚。“交管部门将利用警用直升机的航拍设备作为监控设备,进一步加强警务资源融合,全面强化空中执法,依法记录、处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市交管局交通指挥中心副主任高宇介绍,作为非现场交通执法的组成部分,空中执法在警用直升机巡航过程中,机载高清摄像机可对交通违法空中监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占用应急车道、公交车道、货车违反分道行驶规定等违法行为实施空中发现并拍摄,从空中全景到车牌号码,从违法车辆行驶地点、路线、环境等时空信息到各类特征全盘记录,空中采集的车辆违法视频、图片资料,经交通民警审核把关后,纳入非现场执法系统依法处理。

  据悉,空地联勤平台将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完善空中交通宣传诱导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挖掘高峰勤务警务飞行与路面交通管理双向互动效能,将空地联勤的优势效果最大化。(张利歌)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