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法院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夯实队伍建设根基

2015-11-27 16:24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立足法院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遵循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积极探索培养后备干部的方式和途径,建立完善人才逐级培养、梯次使用和能上能下的机制,不断充实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库,为夯实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根主线定思路

  以打造稳定精干的干部队伍为总揽,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把正(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确立为加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法院队伍梯次化建设需求,不断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大胆创新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完善推荐、考察、选备、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和工作流程,推动后备干部考选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确保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

  通盘谋划重导向

  研究中层领导干部职数配备和编制规划,分析干部队伍的基本需求和现状,明确在编干警5人以下、6至10人、11人以上的部门可分别推荐1至3名后备干部人选,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充足数量和合理结构。严格把守“入口关”,坚持重资历更重能力、重学历更重水平、重实绩更重潜质的原则,科学界定被推荐后备干部的五项基本条件。通过部门推荐、业绩考察、党组研究等方式,确立后备人才干部最终人选,真正把实绩突出、身心健康和部门需要的优秀干部推选出来,使人才资源开发与法院整体发展相协调。

  多方培育强管理

  按照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后备干部政治素养、领导管理才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坚持“育”“管”结合,对后备人才干部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强化优秀年轻干部的平时考评、量化考评及法官业绩考核,适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选拔和淘汰机制。

  备用结合抓统筹

  明确后备干部提拔使用标准,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长期在审判一线、工作业绩突出作为后备干部提拔的基本前提。定期分析领导干部队伍结构,最大限度地使用后备干部,为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搭建“绿色通道”。打造“温室成长”激励体系,明确被确立为后备干部的干警可在提拔任用、晋级晋升和立功受奖中优先予以考虑,创造后备干部成长的优质环境。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