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福建省漳州市江滨路的木栈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群众,或谈笑风生,或悠闲漫步,或望江高歌;在霓虹灯的映衬下,九龙江显得格外动人……如此幸福安宁的生活无不折射出群众对治安环境的放心与满意。
2015年第三季度漳州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达97.12%。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安全感,完全得益于漳州市坚持以落实综治维稳责任为龙头,着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城乡社区服务网格化建设。
城市巡防 群众乐了
10月30日上午9时30分许,长泰县岩溪镇的翁女士报警,称她在镇区菜市场里买菜时,挂在电动车手把上的钱包被人偷了,她在三十米大街(地名)发现嫌疑男子并跟在其后,现请求帮助。接警后,民警马上通知正在附近巡逻的城市巡防队员快速对3个路口进行围堵,对嫌疑男子形成包抄之势。一分钟后,率先赶到的巡防队员快速控制住嫌疑男子,并在他身上搜出被盗钱包。
“公司是由政府买单,公安统一规范管理,我们会根据街面警情进行巡防,经常联合周边村(居)治安联防队伍在治安相对复杂区域进行24小时全天候巡防,协助警方对重点地段进行布控、抓捕在逃人员、侦破案件等。总之一句话,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刚退伍回来的专职巡防队员小陈向记者介绍起城市巡防应急公司的职能。
城市巡防应急服务队的快速反应正好弥补了目前立体化治安防控的一些不足之处。据悉,在漳州市委政法委组织领导下,截至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均已挂牌成立城市巡防 应急服务公司,各项工作均已步入正轨,并取得初步成效。
布好格局 百姓笑了
3月25日,龙海市海澄镇内楼村网格员洪水发走访到陈某贞家附近时,发现陈某福与陈某贞正在为模板的事情争吵,随即对双方进行劝解。考虑到该纠纷比较复杂,且当事人又长期居住在厦门,洪水发立即将该纠纷上报海澄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海澄镇分管领导随即召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调度会进行协调化解。在各方的努力下,10月28日上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并握手言和。
“推行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让农村也像城市社区一样实行动态化、及时性管理,让村民足不出户解决自身矛盾纠纷和享受到更多的便捷的公共服务,克服了农村地区人口分散、交通不畅、服务不便等难题,有效提升了主动精细服务的效果。”龙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杨志强介绍说。
在龙海市港尾镇镇海村,村民们都是规范地带着头盔,持证驾驶着摩托车有序地行驶在大街小巷。这是龙海市网格化合服务成果的一个缩影。原来,2015年初,镇海村网格员在例行每日两小时走访群众时了解到,当地较多群众均是无证驾驶摩托车,而无证驾驶的主要原因是办理摩托车驾驶证不方便、成本高。龙海市网格化监管中心了解情况后,随即协调交管部门开展“摩托车驾驶证考试下乡服务”,主动将服务前移。
投入7600多万元,在14个县(市、区)、开发区和124个乡镇(街道)建立网格管理中心,263个城镇社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394个行政村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数字就是最好的体现。两年来,漳州市把这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得有声有色,全力构建“社区网格化、平台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新体系。
消除争议 民众赞了
9月23日下午,漳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接到陈某林、洪某强等12名工人投诉,反映其在漳浦县大南坂镇某矿区打工工资共计21万余元被拖欠,请求帮忙协助追讨。调解中心接案后,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并协调信访局、大南坂镇政府、大南坂镇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调解工作。经调解,10月23日,矿区负责人在调解中心将21万元现金直接交给12名工人。
“之前,来我们中心调解的大部分是相关部门移交过来的,而如今,只要群众出现劳动争议纠纷,他们都会来我们中心求助,因为我们在群众中已经小有名气了。”漳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长苏奋勇告诉记者,“只要群众有诉求,我们都会先予以立案,再根据案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会给诉求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据悉,2012年,漳浦县专门成立了劳动争议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实行人民调解、劳动仲裁、台商调解、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调解工作模式,切实解决当地劳动争议纠纷。
记者从漳州市委政法委获悉,早在2012年,漳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联合接访调解中心,全市11个县(市、区)也都建立了信访调解中心,在住建、国土、环保、人社、人社、医患等部门建立专业调解委员会59个,指导消费者协会、开发区、外来人口公寓和大中型企业等单位设立调解组织145个,依法及时化解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
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256件,调处成功11109件,调处成功率98.69%,将基层各类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中。(黄杰 洪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