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办多事”的法律服务平台 “像您这种情况,我们会开辟工伤事故赔偿绿色通道,尽快帮您联系法律援助律师。” 11月12日早上一上班,河北省张家口市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的接线员就接听了一个民工寻求法律援助的热线。
张家口市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6月,该市司法局整合公证、律师、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资源,建成“一门办多事”的法律服务平台。中心设立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办理、人民调解等多个窗口,开通了覆盖市县的24小时法律援助热线12348。
“只要涉及法律服务内容的业务,市民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或直接到中心窗口进行办理。”中心主管领导说,按照“统一受理、部门分流”的工作模式,根据业务性质分流到相关科室办理,之后中心人员进行回馈登统及回访当事人。不属于司法行政业务的,指引当事人到其它部门办理。
为确保办事效率及质量,所有中心接待的业务、处理结果都会被统一录入到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直接由司法部管理,一旦发现有咨询未落实,上级部门会进行监管,确保每个咨询都有明确处理结果。
17个综合法律服务中心运行。2013年底,怀安县在张家口市建立了首家综合法律服务中心。目前,该市已有市司法局和桥西区、沽源县等17个县区及单位先后建立了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桥东区等4个区县正在筹建。
记者了解到,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该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来访咨询6700人次、来信咨询450人次、来电咨询385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80件,其它法律服务事项1200件。 据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16年,该市将实现市县区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届时,市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将作为一个综合调度平台,对全市法律咨询业务进行调度指挥,市县区居民无论在哪里拨打12348,市综合法律服务中心都会统一接待,属于本级范围的进行解答、援助,属于县级中心范围的下放到县级进行解答、援助,并对办理情况跟进监督。
“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 下大力打造综合法律服务中心,是司法行政部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张家口市司法局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突出“专业、便民、公益”的原则,搭建“窗口式”、“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司法行政各项业务从“散”到“聚”的转变。 与此同时,结合近两年推行的村(居)法律顾问活动,该市构建以市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为主网,县区各综合法律服务中心为专网,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网点的三级网络服务机制,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努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圈,让群众特别是基层偏远地区群众能方便、高效地享受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