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多举措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5-11-18 20:22  来源:辽宁长安网

  社会治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感,一头连着改革发展的大局。治安状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多年来,沈阳市一直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着力构建集“打、防、管、控、服”于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科技化、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构筑起全方位、全时空、立体化的城市“平安网络”,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如今,沈阳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正在踏实前进,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格局。

  科技强警织成的天罗地网

  近日,记者在沈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看到,全市大街小巷的实时监控信息在由40块LED屏组成的超大屏幕墙上一览无余。

  指挥中心民警告诉记者,这个指挥中心就是全市防控体系和警务运行的信息中枢与总控制器,全市视频监控触角都与指挥中心的智能指挥调度平台互联互通。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在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就会形成海陆空全封闭的布控圈,使犯罪嫌疑人出不去、跑不了。

  近年来,沈阳市把科技防范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加强社会单位、小区、居民家庭等物防技防基础建设,完善宾馆、网吧等场所联网安防系统建设。重点加大公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和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三级指挥平台”、“四级网络”建设和规范应用。在城镇地区推进“技防社区”、“技防家庭”等区域报警联网系统建设,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各种形式的实用技防措施,全面实现对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及家庭的报警联网与视频覆盖。

  沈阳依靠科技强警,织成了一张天罗地网,而这只是沈阳市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一个亮点。

  沈阳到底有多平安,从一组数据中就能看出。

  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发案逐年下降,在2014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2008年下降44.3%的基础上,2015年上半年再同比下降14.7%,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据警方介绍,近年来,沈阳市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落实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复杂局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安稳定。

  据了解,沈阳市紧紧围绕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安全等一系列突出治安问题,着眼常态实战和打得赢标准,以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和维稳处突实战能力为主线,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和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加强资源整合,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工作制度,创新方式方法,织严织密防控网络,努力推动基础结构更加合理、点位布局更加科学、实战支撑更加有力,走出了一条适应动态治安管控规律、符合沈阳地域特色、具有现代警务创新理念的路子。

  在巡逻防控方面,为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加大警力投入,创新巡逻模式,沈阳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打造了“全民参与、多警联动、警企互动”的动态防控模式,构建了“昼夜衔接、整体覆盖、动态布警、联勤联控”的立体化治安巡控网络,深入推进了沈阳市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为沈阳经济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实有人口管理方面,沈阳市还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流动人口“一证通”制度,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劳动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积极推广流动警务室、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新型管理模式。加强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人员的实名制管控。实施“新生计划”,落实衔接管理,加强对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各项社区矫正措施。实施“关护计划”,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服务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开展对未就业大学生、老年人群、精神病人、危险行为人群的系列帮扶工作,构建集管理、服务、教育、帮扶为一体的工作机制。

  正是这些切切实实让百姓摸得到看得着的措施,让沈阳的平安稳定得到了不断深化。

  因地制宜让百姓安居乐业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怎么样,群众说好才算好。

  近日,家住和平区八经街道宝环社区的王大哥开着车回到家,刚到社区门口,社区安装的防护栏就自动升起了。王大哥说:“以前,我们开车回家到门口,必须要等保安用遥控钥匙帮我们升起防护栏,但是自从社区安装了自动升降防护栏,系统可以识别业主的车牌号,自动升起,特别方便。”

  据宝环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张虹向介绍,社区在封闭式管理小区准许车辆进出通道的大门设置了升降防护栏,安装了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将准入车辆牌号输入系统,车辆出入时升降门栏自动识别起降,实现了车辆出入小区自动化管理。

  而自动升降防护栏只是宝环社区科技化治安防控系统的一个亮点。

  据了解,宝环社区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加密监控点位,实现了社区视频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并在门卫室、警务室分别设立了监控室。门卫室主要负责楼院实时监控,警务室负责整个社区的实时监控,发挥了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取证的功能。

  为了提高全区治安防范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宝环社区建立了无线指挥系统。社区为区、街、社区(村)综治主管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公安“110”报警中心、社区警务大队、各派出所、警务室、门卫室、群防群治队伍配备对讲机,建立区域网络对讲报警指挥系统。

  比如:群防群治巡防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突发事件时,可迅速通过对讲机呼叫周边巡逻队员,并同时报告网格巡防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可立即进行调度处置,从而提高应对各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它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宝环社区还在实行封闭化管理的居民区建立了周界报警系统,即在小区围墙及大门上方可攀爬翻越处安装智能视频报警系统,通过监控探头对射拍照,实时发现小区周界翻越围墙或大门的可疑人员,夜间开通值班室警报装置,监控人员可第一时间听到报警提示,并即刻通过显示屏确定目标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置反应。

  而对实行封闭管理的小区,宝环社区在小区大门安装了门禁系统,居民凭门禁卡出入,并实现小区大门、单元门一卡通。配套实行外来人员凭有效证件实名登记进入制度。

  宝环社区还逐步推进老旧小区居民楼单元对讲门安装工程,建立单元门、入户门可视对讲系统,外来人员只有住户准入的情况下方可进入。

  宝环社区从一个老旧开放式小区,变为了科技治理的封闭式小区,而在沈河区,为提高居民生活区安全系数,沈河修复和新建了老旧小区单元门、小区大门、围栏等物防设施,并以打造平安楼道为切入点,在全区开展了打造平安门、平安窗、平安灯和平安楼梯活动,先后维修“两灯”21550盏,努力实现全区12万盏楼道灯、雨搭灯100%无故障。

  沈河区还先后投入上亿元,在所有居民小区和主要街路安装视频监控点位4700余个,实现居民社区和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技防设施全覆盖,有效提高了防范和打击犯罪的能力与水平。

  据了解,为了提高沈城百姓的安全感,沈阳将基层作为平安沈阳建设的主阵地,着力构建了人防全天候、物防全方位、技防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百姓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来

  沈阳市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并不是公安包打天下或者唱独角戏的局面,而是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过程。

  在和平区八经街道宝环社区,这里抽调4名社防队员,组建了专职治安联防队伍,他们明确责任,分两组交替巡逻和在警务室值守,巡逻时段为8点到17点,负责社区内的安全防范。

  宝环社区还健全了平安志愿者队伍。以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楼(栋)长、单元组长、老党员、老干部等为主要力量,组建了130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以基础网格为单位,划分为10个分队,负责本网格的邻里守望、巡逻防范。为充分发挥巡逻队伍的作用,社区还配备了两台带有社区治安巡逻标识的四轮蓬式电瓶车和5台两轮电瓶车,配发了具有明显标志的服装和小红帽,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日志》。

  在大东区万泉街道舟泉社区,这里的志愿者都由社区严把选人关,组建了战斗力强、责任心强,具有服务、奉献意识的队伍。

  在群防群治队伍构建过程中,社区认为应该把“人”的因素当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标准,把准方向,坚持把那些面对责任勇于担当,面对邪气敢于亮剑,面对重任能够上前的人和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人吸收到群防群治队伍中来。本着这一原则,社区在社区网格管理员、楼(栋)长、居民组长及热心平安社区建设的居民中层层选拔了50余人,使其成为社区志愿者的主体,让百姓都积极参与到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中来。

  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再加上社区民警及专业化的巡防队员的加入,壮大了社区平安建设的人员队伍,提高了群防群治在预防打击犯罪方面的震慑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了沈阳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来。

责任编辑:王燕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