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安办事流程嵌入“互联网+”思维,将公安业务向网上移植,向掌上拓展,这是2015年以来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推出的“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系列新举措。
该局紧紧围绕12345作思路,按照省公安厅“内联警心外联民心”的工作要求,依托一箱(局长信箱)、二线(市长热线、亲民热线)、三平台(便民服务在线平台、手机APP客户端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网络服务模式,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夯实平台拓宽网上服务渠道
优化在线窗口,贴心服务群众。2015年前半年,临汾市公安局根据在基层调研时征求的意见建议,结合临汾公安实际,对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进行了改版升级。升级后的网页共分为5个大厅38个栏目,即网上服务大厅、新闻发布大厅、警民互动大厅、警务公开大厅、微信微博大厅,进一步增强了与群众的交流互动,扩大了社会的认同。
2015年9月中旬,马德荣局长深入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办公室进行专题调研后,提出“要进一步拓展、规范、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的运用”,逐步完善网上业务办理,确保办事大厅真正动起来,争取做到让群众少跑冤枉路,一次性办理完业务。
接入新媒体,拉近警民距离。该局立足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主动适应和研究新情况,将“临汾公安”微博的功能链入“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于2014年10月份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临汾公安”微信公众账号的注册认证,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手机APP的运行,形成了移动新媒体综合平台,随时向群众提供户政、出入境业务咨询以及路况、违章查询等优质、高效的服务,群众随时可查看公安要闻、警方提示、便民公告等信息。该局还编辑制作了临汾公安《民声警事》电子杂志,并在网站发布,目前,共发布电子杂志6期。2015年1月开始,12345市长热线的相关业务也纳入临汾市公安局的工作范畴,该局共办理事项299件。
增设公开大厅,透明警务活动。为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该局形成“以公开促公正赢民心”的局面,他们将公开规定的警务信息,及时、全面、主动、依法予以公开,在平台增设了警务公开大厅,目前对于各类查询已经开通,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案件进度查询系统”。同时,在网页增设了“监督员之声”“群众心声”“代表委员看公安”等栏目,采取倒逼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机制增强网上服务实效
临汾市公安局在网上服务中注重“四个结合”,目标是“推动事要解决”。“四个结合”具体为:分管领导负责和专职管理员负责相结合;键对键办理与面对面服务相结合;回复问题与消除影响相结合;受理诉求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这些实打实的举措,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增强网上服务实效,临汾公安还完善了“四项制度”,以此规范警务工作。“四项制度”中,一是完善问责制度,对办理单位实行扣分和一票否决考核。二是完善催办制度,督促办理单位迅速提交回复内容。2015年以来,临汾市便民服务在线办理的诉求无一件超期回复。三是完善回访制度。四是完善研判预警制度,提出整改意见通报给相关单位,做到及时巡视、及时联系、及时回复,不推脱,不回避敷衍,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
强化实践提升网上服务能力
依托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临汾公安将微信、手机APP反映的事项,统一自动归纳到便民服务在线的后台回复。2015年以来,通过局长信箱、线索举报等栏目,该局向相关单位推办事项50余件,举报线索29起;通过线索举报,办案单位查处赌博场所5个,责令7家洗浴场所停业整顿,破获涉毒案件两起,遣散传销组织4个。同时,他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10余人找到失联多年的亲人、朋友等,解救多名陷入传销组织的外地人员。此外,该局强化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微信等各类宣传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多家媒体从不同角度报道了临汾市公安局便民服务在线便民、为民、惠民的工作举措。
2015年临汾市公安局开展了“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宣传月”活动,发放宣传页10000多份,同时利用“一村一警”活动,走家入户对平台进行了宣传。为更好地发挥平台的服务作用,提高平台管理民警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效能,他们还对全市平台管理人员开展了系统的培训工作,确保每名民警思想上高度重视、素质上有所提升、能力上有所提高,形成了一种肯干、想干、会干的气氛。
临汾公安便民服务在线自开通以来,在全省率先开通“手机APP”“网上自选号牌”,填补了“警务公开”“案件查询”“电子杂志”等多项空白,创新开辟“监督员窗口”“群众之声”“代表委员看公安”“媒体聚焦”4个栏目,网上发布信息34265条、为群众办理公安业务12721件、为群众办事2231件、回复群众诉求16919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9.6%,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