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监狱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将其作为鼓舞士气、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工作思路上谋“新”,在选树方法上求“实”,在宣传形式上求“广”,通过用足用活身边教育资源,唱响监内好声音,传递警察正能量,从而使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工作思路上谋新——“选树什么样的典型”引发的工作思路转变。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已被公认。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选树什么样的先进典型?”常常引发争议。一方面,传统的“高、大、上”选树标准,增加了先进典型选树工作难度,要挖掘完全没有缺点的个人全能典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先进典型“一枝独秀”的局面,使干警承受较大心理压力,担心被孤立,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为使先进典型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二监着眼时代特点,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既重点挖掘综合素质较高的全能型典型,又注重从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普通干警身上挖掘日常工作中的闪光点,选树具有某项特长的单项冠军,让干警职工人人身边都有典型可学。工作思路的转变让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找到了最佳切入点。
在工作方法上求实,用足用活身边教育资源,激励身边的人。先进典型叫得响,群众公认是前提,事迹真实是关键,只有从实处入手,抓住前提和关键,才能抓住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的牛鼻子。
在确定先进典型上求实,发动干警发现身边的典型,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标杆,然后再综合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结果,确定先进典型。按照上述选树方法,2015年监狱选树了先进集体两个,分别是学雷锋先进集体服装一监区和敢打硬仗的橡胶四监区;选树了全能型先进典型一名——学雷锋先进个人代表李文明;单项冠军4名,分别是牢记安全责任、维护监管安全的尖兵——狱政科副科长刘磊,用“四知道”破解疑难杂症的分监区长——蔡宜哲,在艰苦岗位奉献爱心的青年干警——倪金利,在传染病岗位坚守20余年的狱医杨立新。这些先进典型有中层干部,也有普通干警;有50后、60后、70后,还有80后;有监管线干警,生产线干警,还有医务工作者。这些由干警推选出来的方方面面典型,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让人感觉可亲可信,拉近了先进典型与干警的距离,增强了现实感召力。
在撰写事迹材料上求实,着重选取日常工作中打动人的平凡小事,于平凡中见伟大,在点滴中显精神。例如:在撰写“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李文明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时,我们的着眼点是“平常心、平凡事、经常做”,采取讲故事的方式,主要讲述了李文明在日常工作中的三件小事。一件是在外役戒护现场,忍着令人窒息的气味吃盒饭的故事;另一件是用亲情燃起罪重刑长、息肉病变、企图自杀的刘犯改造希望的故事;还有一件是执行安保任务20多天不回家的故事。三个故事从三个侧面展现了李文明同志认真负责、不怕吃苦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虽然没有拔高溢美的事迹略显平淡,然而却更加真实、可亲、可信,使干警学习先进典型既有清晰笃定的路径,又不觉得刻意和造作,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在宣传形式上求广,让先进典型墙内开花,墙内外都红。为了放大示范效应,让先进典型“照亮一大片”,监狱还在宣传形式上下功夫,采取广受群众欢迎的方式方法和载体途径,广泛传播典型的先进事迹。
一是充分利用内部宣传阵地,亮出正能量的旗帜。全年在监内《监狱工作简报》、《狱苑》报、局域网等刊发先进人物典型事迹5人次,14篇,营造了正能量的声势。
二是采取多种载体途径,讲好二监故事,唱响二监好声音。先后举办了“职业有围墙 爱心无疆界”学雷锋系列活动、“雷锋在我身边”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平实的视角,讲述发生在日常工作中干警的感人事迹,使先进典型的事迹为更多的人熟知,传递正能量。
三是加大对外宣传,增强典型宣传的影响力和幅射力。例如:在2015年举办的学雷锋系列活动,经多方努力,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大力度报道,使我狱学雷锋优秀代表李文明同志的先进事迹走出监狱大墙,得到广泛的传播,不但吸引和带动广大干警加入立足平凡岗位学雷锋的行列,更向社会传递了监狱警察的正能量。在先进典型的引领下,二监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热潮。截止10月末,有52人受到上级表彰,31名同志荣立个人三等功。(张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