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5-11-03 15:34  来源:云南长安网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把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深化平安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反恐维稳为主线,不断深化对敌斗争,强化边境管控,推进禁毒除源和严打整治,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确保了全州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

  一、以织密防控“六张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覆盖面。

  一是织密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将州、县(市)警力下沉充实到城区派出所加强巡逻防控工作,在机场、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复杂场所建立特警“武装处突单元”和公安武警联勤巡防,城区一线警力提高71%。

  二是织密社区防控网。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设社区(驻)村警务室64个,实现警务室全覆盖。健全完善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基础防范工作。

  三是织密单位行业场所防控网。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加强重点行业、场所的治安管控工作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

  四是织密技术视频防控网。在全州建成了3639个规划合理、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高清视频探头,实现对全州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交通要道的全覆盖。

  五是建立与新疆、湖南、四川等省区和普洱、江城、澜沧等市县的治安防控区域协作平台。深化中老泰边境地区三国六方合作会议机制和联络制度,实现边境一线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安共管共防。

  六是织密虚拟社会防控网。坚持依法管网、以人管网、技术管网、综合管网,构建全网覆盖、全时运转、全州联动的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

  二、以完善防控“三项机制”为依托,建立社会治安防控协调指导体系。

  一是健全实战指挥机制。建立以情报信息为引领、领导带班指挥、配备精干警力接处警的扁平化指挥体系,指挥中心视警情现场调度,下达布控堵截指令,真正达到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扁平化高效指挥。

  二是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综治部门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会治安综合研判、动态监测,并提出督办意见。公安机关定期每周召开警情分析研判会,实现对群众报警求助统一受理、统一调配、快速处置。

  三是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和月报制度等,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增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2015年以来,全州刑事犯罪立案同比下降24.6%。

  三、以夯实防控队伍为支撑,充分调动多方社会治安防控力量。

  一是加强乡镇(街道、农场)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建设,认真解决基层综治维稳中心(站)的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构建起基层平安建设、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的工作平台,切实提高基层治安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其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和防范案(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筑牢社会治安防控的根基。

  三是坚持把警力向治安复杂的乡镇(街道、农场)、村委会(社区、生产队)倾斜,增强治安防范力量,建立以派出所为龙头,单位内保人员、乡镇干部为基本骨干力量的治安巡逻队。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委会、巡逻队、帮教小组等基层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提升自我防范能力。

  四、以健全防控格局为抓手,确保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充分发挥综治组织的协调作用。全州各级综治办积极组织协调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分析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统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任务,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不断增强防控整体合力。

  三是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评估、督导、考核、激励、惩戒等长效机制,确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