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边防坚持为人民服务 维护治安稳定

2015-11-03 10:30  来源:福建长安网

  一次次充满爱心的入户走访,让人们心头一暖;一次次严打整治的雷霆出击,让人们心头一振;一次次社会管理的创新之举,让人们眼前一亮;一次次爱民固边理念的实践,让人们耳目一新。

  10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贯彻爱民固边战略为主线,忠实履行边防神圣使命。在维护治安稳定、服务地方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百姓谱写出“爱之源、民之愿、固之安、边之壮”等一首首动人的大爱乐章,受到了驻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赞扬。

  爱之源:号角吹响乘风起航

  时光回溯到2006年1月,全国公安边防部队“三访四见”现场会在厦门隆重召开。会议召开前,公安部孟宏伟副部长率与会代表来到曾厝土安社区实地走访观摩。一位穿着朴素、满头华发的当地居民早早守候在社区门口,她有一封感谢信一定要送到领导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并未将这位老人淹没,孟宏伟亲切地接见了这位名叫纪不池的大娘。在交流过程中,谈及边防民警们的事迹,纪大娘几度热泪盈眶。“振亮、汪星,你们是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照亮了社区照亮了居民。这样的民警我要给他们打100分!”纪大娘口中的“振亮”是当时的公安边防支队曾厝土安边防派出所所长,而“汪星”便是时任的曾厝土安社区民警。纪不池用满怀深情写就的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群众工作像皓月繁星般闪耀在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边防工作的肯定与赞许。老人朴实的话语,给孟宏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随之召开的公安边防部队党委扩大会议上,孟宏伟对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群众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如果全国公安边防部队都达到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这样好的警民关系,边防的工作就能无往而不胜。爱民固边这一时代号角由此会议吹响,从美丽鹭岛生根发芽,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

  当群众工作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全省乃至全国边防部队的发展战略,滚滚而至的巨浪再次将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托起在时代更迭的潮头。10年来,从爱民固边模范村的创建到警官兼任村官的全面推行,从“阳光调解室”的建设到“好厝边会所”的构筑,从信息主导警务到民意主导警务模式的升华,从创建模范党组织到打造模范团队,爱民固边战略的实施在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几经拓展和深化。

  “作为爱民固边战略的起源发祥地,我们时刻谨记孟宏伟副部长的殷切嘱托,积极探索、精益求精,始终当好群众工作引领示范的领头羊。”该支队吴兰添政委的话语道出了特区新老边防官兵的共同心声。

  10年深耕,在一代代边防人的努力下,爱民固边这粒种子在美丽的改革开放前沿茁壮成长、开枝散叶。从而不断涌现出“全国群众工作标兵”汪星、全国“三访四见”先进个人陈达钦、全国爱民固边先进个人王重曌、福建省“十大边防卫士”许群枋、季东旭等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群众工作典型;8个单位、15名个人被公安部、部边防局、省公安厅评为群众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民之愿:百姓所望心之所向

  曾厝土安位于厦门岛南部,10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老一辈曾厝土安人种田讨海的生活模式难以为继,面临生活出路问题。此外,各种小客栈、大排档和违章搭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原本美丽静谧的小渔村成了脏、乱、差的“城中村”,治安难点、热点急需治理,发展面临瓶颈。“如何维护转型期间社会治安的稳定”成为摆在曾厝土安边防派出所官兵面前的一道难题。

  “民生无小事,民意大如天。”曾厝土安边防派出所官兵探民情、察民意、知民忧,为民意诉求出谋划策。该所呈请支队党委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升级,将仅1.25平方公里的昔日小渔村打造成聚集人文旅游、特色商业的文创经营者逾5000人、经营店铺1224家、年游客接待量高达1000万人次的人文旅游景区“文创村”。守护她的曾厝土安“文创村警务室”秉承“24小时不打烊,365天常相伴“的工作理念,被游客群众称赞为“厦门最美警务室”。

  无独有偶,2013年,在厦门东部,全市首个爱民固边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拔地而起。为解决大面积退耕农渔民转产就业问题,大嶝边防派出所积极奔走,向用工企业推荐合适的农渔民,帮助企业“招兵买马”。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帮助“洗脚上岸”的农渔民另觅出路。而爱民固边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就是大嶝边防派出所积极响应民愿、配合大嶝街道为失地失海农渔民打造的康庄大道,是爱民固边工作结出的又一硕果。

  旧貌换新颜,是对曾厝土安、大嶝最好的诠释。曾经的闽南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特区转产就业新标杆,一系列变迁与发展是该支队10年来贯彻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的缩影。10年来,该支队累计走访群众32589户212589人次、召开警民恳谈会395场次、举办“文化集结号”文艺下乡活动126场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578件、与困难弱势群众结成帮扶对子56个,完成抢险救灾任务26场次。通过辖区治安、经济、社会、警民关系等带来的10年巨变,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从“心”感受到了边防官兵“百姓利益大如天”的价值追求。这种爱民固边价值追求,是一股暖流、一座宝藏,更是一种能量,成为广大边防官兵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不竭动力。

  固之安:强边固防铁壁铜墙

  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守望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宁,守护的是辖区的社会稳定。10年来,随着海西建设跨越式发展、厦门自贸区的设立,两岸交流日趋频繁、重点工程大量进入边防辖区,构筑平安稳固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特区边防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的重中之重。

  6月23日,马銮湾边防派出所抓获了一名省督网上在逃人员。这一切归功于该所自主研发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器”。只要在走访中请走访对象拿出二代身份证进行扫描,采集器便能及时准确地采集外来人员的个人信息、来去时间,并进行违法犯罪信息比对,及时排查出网上在逃人员。而这一系列环节的操作完成总用时不超过1分钟。

  “新时期,犯罪行为和手段日趋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传统的管控模式已无法全面掌控辖区治安动态。如何有效融合民力与科技元素,对于提升核心战斗力至关重要。”该支队谢庆灿支队长一语找准了厦门边防群众工作新的突破口。

  10年来,何厝边防派出所以解决“城中村”突出治安问题为切入点,充分整合辖区软件园二期高科技企业优势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天眼联动”系统。五通边防派出所主动协调辖区五缘湾片区10家物业公司,在各物业视频监控室内安装了“一呼百应”协防联动装置,并将装置的终端同步接入派出所的“联动指挥室”。将科技服务于高层楼宇防控、服务于社会实战的高层楼宇防控品牌自此诞生。该支队持续加大对科技管海设施的投入,沃头边防派出所“欧厝模范船管站”再造升级、大嶝边防派出所敏感海域高清监控投入使用,小型渔船防越线作业预警系统应运而生、无人机勘测等沿海科技管防项目迈开了更加坚实的步伐。现下,凡客体、咆哮体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支队与时俱进,根据受众特点,创意推出凡客体、咆哮体治安防范宣传模式。

  事实证明,接地气的宣传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厦门市公安局隆重举办现场会推广该支队做法,将其列入每年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八张网”建设。

  边之壮:界碑巍巍雄关漫漫

  中国万里边海防,承载着国家的兴衰与尊严。一座座爱民固边丰碑树立的背后,是广大边防官兵默默挥洒的青春与热血。

  7月30日,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一块金色的牌匾缓缓地揭开面纱,夏日的艳阳把牌匾上“爱民固边模范街道”几个大字照耀得熠熠生辉。这场隆重而简约的授牌仪式,宣告厦门市首个“爱民固边模范街道”在大嶝正式起航。

  “英雄三岛精神的传承者、金厦敏感区域的守护者、服务两岸贸易的先行者、好厝边联调法的开创者、空港建设发展的保障者”这五句话是大嶝边防派出所的时代誓言。该所以践行誓言为牵引,全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连续两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爱民固边先进集体”,荣获省公安厅“爱民先进集体”称号。大嶝街道获评“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一枝独秀不是春”,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持续发力,率先创建全省首个爱民固边模范区(集美区),全方位构建以“模范街道、模范工业区、模范渔港、模范执勤岗、模范渔船”为载体的模范创建综合体系。截至目前,该支队已创建爱民固边模范区1个、模范街道2个、模范村37个,创建比例提前超额完成部局目标;大嶝爱民固边模范街道、小嶝爱民固边模范社区等7个单位获驻地命名表彰。

  一个个数据,一串串战果。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扎实推进爱民固边战略,全面开拓爱民固边模范村创建有模有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声有色、边海防管理有板有眼的新局面。

  10年回眸,日新月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迁,厦门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持续深化爱民固边战略的坚定决心没有变,只为让祖国的边海防更加壮美、更加强大。10年征途,春华秋实。徐徐展开这10年的爱民固边画卷,点点浓墨重彩,饱蘸艰辛与骄傲,凝聚汗水与梦想。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