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都自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站在历史新起点,俯瞰壮丽河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社会发展共执法一色。如何构建高效的执法管理监督体系,将公安“法治”精神镶嵌在这片川南的沃土,四川省自贡公安潜心笃志,反复论证,决定在基础较好的沿滩分局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并推行“1+N”执法管理运行体系,逐步形成了执法运行集约精细化、执法监督全程实时化、执法服务公开规范化,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统一的可喜局面。
改革强化执法力度
“1+N”执法管理运行体系中,“1”是指将确保案件质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公安执法的始终,“N”是指公安警务改革中的诸多要求,包括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中的完善执法制度、权力制约、行政司法衔接、执法监督、执法考评、执法责任、人权保障、社会评价体系建设等八项机制。具体是以设立案件管理中心为平台,把“立办分离”和“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行政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的两个“两统一”做为抓手,融入“公安网+”,实现公安警务改革“N”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实体化的平台行之有为。试点单位调整案管中心办公用房精心打造案管平台。设置了案件受理区、案件审核区、案卷保管区和案件会商区。目前,案件受理区约60平方米,划分为接待区、候访区、配套区。接待区设案件受理、控告申诉、执法公开、信访接待4个服务窗口,候访区设立案事件自助查询机,供当事人查询案事件办理的动态情况。案件管理中心不仅是案件内部流转的枢纽,更是接受当事人报案、控告、申诉等的执法服务大厅。
精细化的制度行之有效。不动体制动机制,有效整合内部执法管理警力资源,结合我市执法管理工作的诸多成功经验和作法,研发出了“1+N”执法管理运行系统,将执法运行集约精细化式管理,对案件办理的情况实行“双告知”,对外按法定程序实时短信告知案件当事人,对内按审核审批程序实时短信告知案件主办人、审核人、审批人,做到执法全程的“跟踪”管控,切实解决当前公安执法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科学化的流程行之有序。打破传统运行模式,把所有散落在各执法部门的案事件全部归拢,法制审核嵌入到如实立案、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执法监督、民警执法档案、执法场所管理、涉案财物管理、涉案证据管理、案件数据统计分析、案件回访告知、执法信息公开、便民服务平台等各个环节中,实现受、立、办、审、结案的“一条龙”管理。
改革破解执法难题
管理多头无序、漏洞层出不穷、盲点屡见不鲜、部门推诿扯皮,种种执法难题如何破解?试点工作对症下药、条分缕析,初显成效。
借题发动,看破执法管理混乱。案管平台全面囊括执法信息,整合海量执法资源,用平台找案、以制度办案、让程序督案,真正建立起了“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执法管理体系。据统计,沿滩分局案管中心运行以来,受立案与2014年同比,上升37.8%。全线上扬的数据充分挤压出“水下冰山”,大量案事件的暴露并归口法制管理,切实解决了有案不立、立案不实的“恶疾”,最大限度保障及时发现问题、立刻解决问题。 借题发掘,看破执法监督乏力。按照执法与监督紧密结合、并进并行的原则,实现执法活动“生产线”和执法监督“质检站”同期打造、对位管理,将整个执法活动的轨迹摆上台面,极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暗箱操作,杜绝了各类人情案、关系案的产生。自今年5月以来,仅沿滩分局与去年同比,逮捕人数上升10%,移送起诉人数上升28.13%,退查案件减少下降20%,无法定不诉和存疑不诉,无涉法涉诉案件发生。
借题拓展,看破执法服务滞后。锁定参与执法活动的每个客体,在案事件的受、立、办、审、结所有环节均实行“阳光操作、定点服务、车间生产”,全面实现了与当前工作的“N”个结合。通过结合执法制度建设,立、改、废一批执法管理制度;结合权力制约,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结合行政司法衔接,对外“多渠道”,对内“一个口”;结合执法监督,实时动态监督;结合执法考评,客观执法数据实现一案一评;结合执法责任,建立动态民警电子执法档案;结合人权保障,力促信息公开;结合社会评价体系建设,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可延伸拓展至警务运行、目标绩效管理考核、民警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等。
改革提升执法公信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自贡公安的法制改革牛刀小试。通过试点,进一步增强了民警的法治意识;通过试点,确保公安工作每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通过试点,探索警情信息公开,定期公布受立案的数量、类别、区域、时段及案件进展情况,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执法的公信力。
法治公安号角已经吹响,平安自贡建设扬帆远航。自贡公安站在新起点,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坚定不移地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践行者、推动者,为自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毛啸峰 孙勇 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