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2015-10-16 10:47  来源:平安浙江网

  “你们不仅不收我一分钱律师费,还帮我打赢了官司,要不是你们的法律服务,这钱我真的是讨不到的!”时隔5个月,四川省籍贯的外来务工人员老林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28.5万元“血汗钱”。

  2015年4月,老林在工地打工时发生意外,手臂因工致残,老板不仅没有赔偿,甚至还拖欠了他两个月的工资。万般无奈之下,老林在妻子的搀扶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求助。结果老林不仅免费获得了鉴定援助服务,还通过法律援助律师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依法为自己讨还了公道。

  像老林这样的维权案例,仅是该市诸多公共法律服务案例中的一起。2015年以来,该市司法行政系统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为举措,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为手段,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得益于该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进一步健全,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就近就便获得了高效快捷的各类公共法律服务。

  两条线并进,实体+网络的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加强线上线下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公共法律服务格局。初步建成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法律服务中心为中枢,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站为骨干,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点为基础的四级网络,实体平台初具规模。深化“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改版升级门户网站,整合微博微信、律师论坛、法律服务QQ群等资源,打造法律服务电子平台,进一步拓展了网络服务空间。

  三举措落地,公益+专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援助护民生系列活动,降低援助门槛,拓展服务范围,开辟绿色通道,援助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1月至9月,全市律师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3080余人次,为56家涉水涉污企业开展了“法律体检”,结对服务省市重点项目28个。同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19件,为受援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150.5万元。通过加强人民调解,推进规范化、专职化和专业化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化纠纷大调解机制, 1至9月共调处矛盾纠纷23346件、调解成功率96.3%,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加强公益普法,有效服务“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开展。“调解有法”电视调解栏目如期开播,“湖州普法—懂点法”微信多次跻身全国司法行政微信影响力排行榜,普法宣传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升。

  四机制完善,资金+队伍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强化。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司法行政部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纳入社会管理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部署、同建设、同推进。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资金,并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加强专兼职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万人律师比达到2.25,比2014年底又提高0.13个百分点。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市县司法行政机关自觉承担起具体实施者、推动者的重任,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做好方案制定、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管等工作,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统筹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