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检察院受理互联网租车诈骗案近20起

2015-09-14 14:56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伴随着互联网租车平台在汽车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租车平台进行租车诈骗的案件呈多发态势。2015年1月以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已查处该类案件近20起。在20起案件中,涉及PP租车、友友租车、神州租车、易云租车等多个大型租车公司,其中利用互联网租车平台进行租车诈骗的案件占总案件数的90%。

  海淀检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租车平台上租下目标车辆,取车后通过同伙将承租车辆上的GPS信号系统拆除,将车辆以抵押或者直接变卖的方式在北京周边快速销赃。

  由于互联网租车平台名下并没有自己的车辆,有意愿出租车辆的个人在互联网租车平台上发布出租车辆及车主个人信息,因此通过租车平台承租的车辆均为在京的个人名下的车辆。

  海淀检方表示,罪犯之所以能轻易得手,存在多方面因素。一方面,租车公司对租车人的个人身份资料、租车记录等信息审核不严格,导致罪犯有机可趁。在一起案件中,嫌疑人王某某使用他人身份证和驾驶本与租车公司签订租车合同,而租车公司的业务经理在王某把车开走后,才发现王某某提供的身份证和驾驶证复印件上的照片不符,通过网上查询,甚至还发现王某某租车时使用的身份证号在外地有骗租抵押记录。

  同时,租车公司对出租车辆的监督管理也存在漏洞。互联网租车平台上的大部分车辆未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辆出租后无法对该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实时监控。租车公司对于租车人租车后基本的活动范围、是否出京等情况也不监管核查。

  此外,二手车抵押、收购市场的混乱也为嫌疑人销赃提供了方便。该院办理的租车诈骗案件中,嫌疑人大多数在车辆出京后就会尽快出手,基本都采取将车抵押给他人变现的形式,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与抵押公司的人签订形式上的抵押合同,但并不把车赎回。抵押公司明知该车行驶证与抵押人不符,但依然接受车的抵押并支付一定现金。为销赃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租车平台应当与车主积极协商,对于平台上进行出租的所有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并在车辆出租后对于行车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定位系统异常后及时做好记录,并在第一时间报案。

  对于二手车的抵押、质押、交易等各个环节,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对于行驶证与办理人不相符的情况,要严格审查办理人的真实情况,核实车辆的来源及办理人与车主的关系,查明办理人的车辆是否系犯罪所得。(张利歌 郭晓东 孙珩)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