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范凯:年轻巡警队长锻造北京版“PTU”

2015-08-24 18:48:21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个人简介:

  范凯,31岁,2003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巡警支队三中队副中队长,牵头负责三中队全面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4次,荣获分局“十佳先锋党员”、“优秀共产党员”及“APEC安保破案攻坚标兵”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巡逻打现工作组”荣立集体二等功。2015年6月,大兴分局党委作出向范凯同志学习的决定,命名巡警支队三中队为“范凯警队”。

  ■人物特点:

  热爱警察事业,勤于思考钻研,创新工作方法,带出优秀警队。

  ■人生准则:

  能从事热爱的工作是最大的幸福,能守护百姓的平安是最大的光荣。

  ■兴趣爱好:

  旅游、电影。

  ■大众点评:

  肯吃苦,讲奉献,任劳任怨的青年骨干。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巡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学振

  范凯年轻,个人素质全面。论体格,他身材魁梧,每次行动都冲锋在前;论智力,他查案时满脑子都是主意,是全队的主心骨。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巡警支队三中队民警闫洪波

  在京城南郊魏善庄的一处不起眼小院里,驻扎着一支巡警队伍——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巡警支队三中队。近两年,这支队伍声名鹊起,先后破获“4·4”假扮尼姑诈骗、“8·14”盗窃摩托车、“9·11”西红门系列入室盗窃等重大案件,队里的“巡逻打现工作组”荣立集体二等功。而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在首都公安一线摸爬滚打了12年、满31岁的年轻民警范凯。范凯现任大兴分局巡警支队三中队副中队长,牵头负责队里全面工作。接手这支队伍以来,他凭着满腔热忱和钻研好学的精神,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警队,不断总结巡逻实战经验,先后提出了“五勤”巡逻工作法、巡逻打现“三四五”工作法等,带领队伍屡建战功。前不久,大兴分局作出向范凯同志学习的决定,命名巡警支队三中队为范凯警队。

  深爱警察事业的“80后”

  要把巡警中队打造成北京版的“PTU”

  范凯是一个有着较好家庭条件的80后独生子,家人看到他每天这么累,也曾经劝他换一份工作。但范凯就是热爱警察这个职业。警校毕业后,不到20岁的他如愿进入了公安队伍,12年来干过特警、内勤、治安及社区等多个一线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充满热情,勤问、勤学、勤练,干得有声有色。

  到巡警支队后,他抓紧一切时间,对预审民警的审查深挖、刑侦民警的串并分析、社区民警的线索获取等专业技能进行深入钻研,从中寻找提升巡警工作的突破口。他拜有多年巡逻打现经验的几个老民警为师,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认真总结、钻研、提高。他先后结合巡逻实战经验,总结了“析、部、看、查、固”五勤巡逻工作法。

  范凯说:“我们的队员是一群心气特高的警察。我们要把这个队伍打造成北京版的‘PTU’(香港警方机动部队的简称,以快速机动反应著称)。”

  立志当破案能干的巡警

  创新工作法打破“十次巡逻九次空”魔咒

  巡警圈里有句话,叫做“十次巡逻九次空”。但在范凯警队,这个说法被打破了。2014年,他们破案4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20余名;2015年以来,破案260余起,抓获嫌疑人136名。“有人认为巡警的职能主要是通过街头震慑来减少防范违法犯罪,但只要有得当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巡警照样也能成为破案能手。”范凯说。

  这“得当方法”,是范凯警队一直坚持的“每日警情综合研判”和“岗前派勤”制度。在范凯警队,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各警组一起研判分局勤务指挥处、刑侦支队以及巡警支队汇总的警情信息。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街面发案进行系统研判,从中找准“三高”(高发案时间、高发案类型、高发案部位)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布控警力开展巡控工作,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实现有效预警科学布警。“我们一直都强调巡逻1分钟就要干足60秒的活,巡逻不是瞎转悠,带着目标去巡逻,与发案的碰撞率就会高,破案的概率也就会高。”范凯说。

  说起“足够的耐心”,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队员们才能体会。2014年8月中下旬,大兴区连续发生夜间技术开锁类入室盗窃警情。范凯在深入分析警情的基础上,采取动态巡逻与静态伏击相结合等方式,带领队员于每日后半夜,围绕入室盗窃高发的郁花园、金惠园等小区周边,加大巡逻伏击的力度。

  8月的北京十分炎热,为了不打草惊蛇,队员们蹲守在不开窗户、熄了火的汽车里,完全就是蒸桑拿的感觉。但就这样连续守候了20余天,依旧不见犯罪分子的踪影。就在大家灰心的时候,范凯给大家不停地鼓劲:“别急,他们一定会出现!要有耐心!”

  果然,9月11日3时许,范凯带领警辅队员在兴华大街北段巡逻时,发现两名背双肩包、形迹可疑的男子,在欲进行盘查时,两人转身逃窜。范凯迅速带领辅警分头追捕,遭遇两人持械疯狂反抗。但范凯及队员们临危不惧、英勇搏斗,将两名嫌疑人成功控制。经查,二人均供认在郁花园小区通过技术开锁实施多起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9月11日早晨,当七家失窃事主刚报完案,就得到嫌疑人已被抓获的消息,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案件的破获在小区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被盗居民专程结伴到大兴分局送锦旗,表达对民警英勇擒贼、保民平安的感谢。

  微信群里的线索分享者

  上班满脑子是抓贼,下班微信聊案子

  “现在队里形成了一种特别好的氛围,巡逻工作不再单调、枯燥,抓贼破案成了队员们最大的乐趣。每天带着目标去巡逻,破获一起案子大伙兴奋好几天,每天聊的话题都是刚破的案子或手里的线索。就连下班后,我们在微信群里都是聊如何破案的事。”范凯说着,拿出了自己的手机,“你看,每次都能碰出火花来,这个微信群在我们工作中可起了大作用。”

  2014年11月,西红门清真市场周边连续发生多起砸撬机动车盗窃车内财物案件。范凯对几起案件110报案情况进行比对,发现失主离开车的时间及车内财物大致被盗的时间均在上午,且被撬的车辆都为微型面包车。由此,他判断出近期这一区域的砸撬机动车案件极有可能为同类案件。于是,范凯带领便衣警力到清真市场走访,通过调取市场内及周边道路的视频探头,掌握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他随即带领队员在市场及周边开展便衣伏击。同时,将犯罪嫌疑人视频截图发在了中队的微信工作群中。

  10多天后的一个上午,一名正在倒休的队员报告称,自己在市场买东西时看到两个人与微信群所发图片中嫌疑人体貌特征极为相似,目前正在观察。范凯立即组织便衣警力前往,边观察嫌疑人动态,边摄像固定证据,等待抓捕时机。就在嫌疑人撬开一辆面包车盗窃车内财物后准备离开时,范凯带领队员迅速将两名嫌疑人控制住。经讯问,他们交代了连续盗窃机动车内财物的作案事实。

  警队里最年轻的“一把手”

  凡事亲力亲为,处处为团队着想

  在中队里,31岁的范凯是年龄最小的民警。然而他这位年龄最小的“一把手”,却带出了这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屡立战功的队伍。“别看他年龄小,知道操心,队员的工作生活,他处处考虑周到。”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大哥贾凯军说,“大凯从来不支使人做这做那,什么事都是自己先做出个样来。就凭这点,队里老少都认可他和佩服他。”

  范凯就是这样,把中队当成自己的家,把队员当做家人。生活上,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细心琢磨,精打细算,改善伙食,装饰驻地。工作上,他时刻为队员们的安全着想。在去年的一次抓捕行动中,一名队员被嫌疑人用刀划伤。虽然不是指挥的失误,范凯还是自责了好久。后来他总结了盘查地点选择的“四便于、三避开”原则,“四便于”即便于观察、便于控制、便于协同、便于自身安全防护;“三避开”即避开人群、避开丛林及高苗地、避开易发生交通事故地段。(胡爱华 董蕾阳 王清涛)

[责任编辑: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