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河南焦作中院开启纠纷解决“多元化模式”

2015-08-13 11:20:54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矛盾纠纷有不同的解法。打官司并不是所有纠纷处理的最佳渠道。

  目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深层次的特点。涉农纠纷、婚姻纠纷、医疗纠纷等大量矛盾冲突以诉讼案件的形式涌入法院,出现了案件大量激增、法院案多人少、手段解决单一、矛盾极易激化的“独木桥”效应。

  “人民法院搭建平台,各类调解组织主动融入,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解决矛盾纠纷”,这是焦作市中级法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实践,开创出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纠纷解决“多元模式”,将矛盾分类、分流、分解、共抓,实现了从“独木桥”到“立交桥”,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各类调解组织的“减压阀”、“防火墙”、“蓄水池”的独特作用。

  2014年以来,在焦作市中级法院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共建立诉调对接平台1513个,其中县级257个、乡级404个、村级852个,形成了四级联动、覆盖城乡、遍布各行业的无缝对接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受理纠纷4740件,化解各类纠纷2623件,通过法院委派、委托给调解组织的案件2302件,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1621件,通过司法确认的形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726件,推动了矛盾纠纷的法治治理。

  解决矛盾咋样更快、更省

  “不到4天,我们就拿到了30多万的工资款,而且不掏一分钱,真是太方便了。”外来务工的李某高兴地说。

  2014年2月,李某等44名农民工,经人介绍,到焦作某项目工地务工。5月底,大家准备返乡讨要工资时,甲方以资金暂时困难为由拒绝支付工资款33.5万元。无奈,他们只好到法院打官司。

  焦作市山阳区法院了解情况后,随即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并将此纠纷委派山阳区新城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社会法官对甲方摆事实、讲法律,认真做其思想工作,最终不到4天就解决了双方的矛盾。

  “正常情况下,一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限是9个月,甚至更长,费时、费力。”焦作市山阳区法院立案庭庭长牛守海介绍说,“去年,诉讼调解与社会调解正式衔接,老百姓可以直接通过各类调解组织,多渠道去解决问题。通常调解的时间最多30天,实际上有很多纠纷长则20天,短则三两天就能圆满解决,调解过程中还不收取任何费用。”

  目前,各种调解组织的深度融入,改变了千军万马挤法院的“独木桥”局面,使很多矛盾纠纷驶上了诉前调解的“立交桥”。据统计,全市两级法院6月底以来因立案登记制引发的诉讼案件激增的状况大为改善,环比增长幅度回落21个百分点,同期各类调解组织受案数增加了近25个百分点。

  民间说事也有司法保障

  “通过调解组织签订的调解协议,如果一方反悔了怎么办?我们的权益谁来保障?”一些群众曾对调解组织的权威性、确定性和强制性提出质疑。

  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纠纷通过民调组织的努力达成了协议,但由于群众普遍缺乏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意识,没有及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而丧失了最终履行协议的最佳时机。焦作市中级法院立案一庭庭长、焦作市诉调对接中心主任裴永胜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与市司法局出台了《办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的若干规定》,对办理程序时间和办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各级民调组织和全市法院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程序,给调解协议加上了司法确认这个保险。如一方反悔,法院将依照当事人的申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家门口”就有“和事佬”

  “多亏调解员的帮忙,俺家终于能够顺畅排水了,心里也顺畅了!”焦作市某村村民李某对家门口的诉调对接工作室非常满意。

  2013年,庞某在翻盖房子时,将门前的路面垫高300公分,但没有为邻居李某铺设排水管道,导致李某家日常生活废水及汛期雨水无法正常排放。2015年4月,李某将庞某诉至焦作市马村区法院。

  了解情况后,法院立即将案件委派至某村诉调对接工作室进行调解。调解员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共同解决了纠纷。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诉累,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焦作市中级法院作为全国50家示范法院之一,迅速开展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通过建立诉调对接中心、诉调对接工作站和工作室,以行政协调、行业商事调解、人民调解、专职调解等6类调解方式为手段,同时,依托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便民联络站,打造“庭、点、站”一体联动,市、县、乡(镇)、村四级联网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矛盾纠纷做到及时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实现受理、登记、交办、承办、化解各个环节工作的无缝衔接。

  截至目前,焦作市中级法院和10个基层法院成立了11个诉调对接中心,市直27个成员单位均设立了诉调对接工作室,10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57个行政村的诉调对接工作站和工作室建设完成,实现了诉调对接网络全城覆盖,老百姓“家门口”就有“和事佬”。

  调解员接地气、熟民情、能战斗

  调解工作的好坏,调解员是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工作,在焦作市中级法院的推动下,全市法院经过严格的选任程序,建立了一支接地气、熟民情、能战斗、能解纠纷的调解员队伍。

  调解员来自各行各业,素质参次不齐,为此,焦作市中级法院加强对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巡回审判、到调解现场指导办案,优秀法官专题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高调解员运用法律办案的水平。该院还从全市1200名调解员当中,选取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专职调解员派驻到法院和人民法庭办案。为保证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该院还对调解员的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不适应的给予辞退,实现优胜劣汰,奖勤罚赖的良性用人机制。据统计,目前全市调解员的调解成功率平均达到30%。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报道

·河南焦作中院:抓党建促审判 让群众得实惠
·河南焦作中院率先试行律师代理申诉制度
·河南焦作中院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
·河南焦作中院举行“安全出行”专题教育讲座
·河南焦作中院开展纠正四风问题教育整顿活动
·河南焦作中院:让群众在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

·河南焦作中院:让群众在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
·河南焦作中院:完善激励机制 落实从优待警
·河南焦作中院破除积弊顽疾提升审判质效
·河南焦作中院出台规定治理为官不作为行为
·河南焦作中院巡查组到温县法院反馈巡查意见
·河南焦作中院:开门纳谏接受代表委员“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