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焦作中院:抓党建促审判 让群众得实惠

2015-08-13 10:04:1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抓党建促审判 让群众得实惠

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建工作调查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激发全体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审判工作的长足发展?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提出:支部建在庭上、先锋亮在岗上、党旗红在院上,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通过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两年来,该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三严三实”为新要求,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抓党建促审判之路,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审判工作带来的实惠。近日,记者走进焦作中院,进行了调查采访。

以点带面激发整体战斗力

目前,焦作中院共有正式党员296人。先后有84人获省级以上表彰,129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其中李玉香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官,并作为全省法院系统唯一代表参加了党的十八大会议。

“党建工作就是带领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坚定跟党走、永葆先进性、齐心干事业,这是做好法院各项工作的法宝,啥时候也不能丢!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方法论。”谈起抓党建,焦作中院院长李玉杰深有体会地说。

在党建工作中,焦作中院着力推进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履职能力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五大建设”,同时,坚持“支部建在庭上”,党员人数3名以上的审判庭和综合部门都建立了党支部,党员数量不足的建立了联合党支部,保证党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在审判庭和综合部门的全覆盖,法官工作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融入并延伸到哪里。

“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2014年12月3日,焦作中院组织全体法官隆重举行首个国家宪法日法官宣誓活动,并邀请焦作30多人的“市民记者团”走进法院,了解法院设置、职能,旁听法院现场庭审。

“我正在搜集资料,想写一篇《增党性修养,提高履职能力》的心得体会文章!”在图书阅览室,只见一位青年法官正在翻看《求是》、《党课》等杂志。记者了解到,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院党员干警坚持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每周进行一次集中讨论,每月熟读一本理论图书,每季度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半年撰写一篇调研文章,不断增强对革命传统、宗旨意识、理想信念、优良作风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据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乔国立介绍,2014年以来,全市法院共组织563人次的干警参加各类培训,积极开展推选审判执行标兵、审判辅助岗位能手,法官庭审观摩比赛、书记员岗位技能比赛“两推两赛”活动,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优秀法律文书评比活动和至少一次庭审观摩活动,在全院掀起了“学业务、比技能、争第一、做模范”的热潮,实现法院所有岗位所有人员岗位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制定《全市法院青年干警导师制实施办法》,加强对年轻干警的督促和引导。目前,共有16名被授予导师资格的法官与23名青年干警签订“师徒协议”,开展“以老带新”审判实践工作。

“三严三实”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该院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守纪律、讲规矩”专题教育,营造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谋事干事、务实创新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市法院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明察暗访,对一些法官存在的冷横硬推、慵懒散奢、作风粗暴、为官不为等现象以及“六难三案”问题,开展了11项专项整治,着力建立“四个从严”,即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查处的长效机制。

在该院12楼的“清风茶室”内,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有反腐倡廉内容的字画。据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陈红岩介绍,创办“清风茶社”,旨在以茶社为载体,以谈话为媒介,以廉政为内容,以教育为目的,对轻微违纪人员进行开诚布公的谈心交流,以饮茶的形式,让其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警示、受到教育,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两年来,已有13名干警在“清风茶社”接受了廉政谈话,21名刚进法院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

立案登记不折不扣抓落实

“法院党建工作坚决不能离开执法办案,必须通过公正地办理每一起案件,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5月4日是立案登记制实施后第一个工作日,李玉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到焦作中院、解放区人民法院、山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调研。

上午9时许,一位市民拿着一份行政诉状来到解放区法院立案登记窗口。立案庭工作人员在接收材料后,直接登记立案。“以前这类案件是不予受理的,今天则是现场登记。”解放区法院立案一庭庭长张文告诉记者,“我们收下诉讼材料,为他出具起诉材料收据,对于不齐全的材料,通过一次性告知书给他详细列举,等补齐材料,会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答复;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我们会出具不予立案裁定书,当事人可以拿着这个裁定书上诉。”

“按照《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自5月1日起,全市两级法院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对在法律规定期限内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李玉杰介绍说,凡群众举报或媒体曝光的“三不”行为,即不收材料、不予立案、不下裁定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投诉,人民法院在受理投诉之日起15日内查明事实并反馈给当事人,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应该说,常来焦作中院打官司的律师们体会最深。记者在该院采访时正好碰上了前来参加庭审的姬智律师,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焦作中院积极推行导诉、立案、调解、咨询“一站式”服务,做到了当日立案、当日排期、当日送达,专门开发了诉讼信息综合查询和电子卷宗查询两套便民服务系统,还推行了网上预约立案、电话咨询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当事人主动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记者了解到,仅5月4日一天,焦作两级法院共立案登记226件,其中当场立案208件,当场立案率达92%。

司法为民提升司法公信力

“法院的叔叔阿姨给了我治病的钱,要是我病好了,能重新上学,我一定好好学习。”5月29日,在焦作中院举行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金发放仪式上,父母离异、身患糖尿病的7岁女孩吴某手捧救助金流下了激动而感恩的泪水。

焦作中院少年综合审判庭庭长张国胜告诉记者,2014年,该院联合团市委、妇联在全省率先创立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案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旨在对特殊困境下的未成年人给予人文关怀和人道救助,帮助、鼓励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吴某正是该基金的首批受益者。

近年来,焦作中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工作宗旨,积极创新司法亲民、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初,来自信阳潢川的杨某率领54名民工队分包了焦作市示范区某民房建筑工程,该工程在建设中因种种原因一直拖欠着农民工工资。杨某等人在工程完工后却找不到该公司负责人,无奈诉至山阳区法院。法院判决该公司清偿杨某等54名农民工劳务费70万元。经办案法官多方努力,四处奔波调查取证,找到该项目经理和建筑公司经理,两名经理自筹资金20万元先行对付,剩余款项法院将继续追执。

执行款发放现场,杨某等农民工给法院送来锦旗、燃放鞭炮,杨某喜极而泣:“山阳区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为我们拿到了部分工资,感谢法官为我们主持正义,我们农民工的血汗没有白流。”

找准切入点,推进党的建设与服务社会民生深度融合,焦作中院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积极开展了“保护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2014年以来,焦作中院先后抽调60余名党员法官成立13支党员法官志愿服务队,设立维权示范岗15个,举办维权讲堂26次,深入企业、建筑工地35次,发放《维权宝典》1230本。共审执结该类案件4006件,涉案标的金额7178万元;共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535件,为1465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9930万元,确保务工人员奋斗有回报、讨薪有依靠。

有耕耘就有收获。该院连续多年在全省法院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2014年被济南军区和省高院联合表彰为“送法进军营”先进集体,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先进集体,荣获第三届志愿服务市长奖、“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奖”。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015年4月28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法官李玉香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焦作中院坚持狠抓党的建设,有效激活了蕴藏在广大党员干警中的力量,为法院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冀天福 赵玉军 刘建章)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河南商丘检察院中层干部履新递交承诺书
·河南三门峡中院开展集中约谈落实"两个责任"
·河南济源公安四项举措促信访案件化解
·河南焦作司法局实施“五个一”推进作风纪律建设
·河南焦作司法局推动基层工作跃上新台阶
·河南焦作公安4家单位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河南焦作公安4家单位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河南政法委:准确把握依法治省新要求
·河南安阳中院启动人民陪审员选任改革
·河南第四监狱为农民工“送清凉”
·河南三门峡:争创全国综治优秀市“四连冠”
·河南安阳中院: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心中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