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间讼外宣教助农耕
8月7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法院的几名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简盛明,携带着宣传手册等材料来到有“芋子之乡”之称的仙师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是该院为了助力农耕而进行的一项送法下乡活动,力争在家门口化解农民们的疑惑和纠纷。
“请问我家用于灌溉的渠道被邻居占去了,如何解决?”
“我家之前买的化肥质量很差,施完肥芋苗都变萎黄了,这个也可以起诉吗?”
针对大伙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简盛明结合以往参与审判时积累的经验以及自身工作经历,用一口标准的客家话回答了群众的提问。而后,还向农民宣传了有关交易买卖、农民权益维护等法律知识。
“作为陪审员,我为自己参与这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感到自豪,但是我也感觉到自身的职责重大,要当好陪审员,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成为百姓眼中的‘知心陪审’,法官眼中的‘专家陪审’。”简盛明谦虚而又自信满满地说。
像简盛明这样的人民陪审员,永定区法院还有108名。该院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在讼外的引导帮教作用,结合节假日、集镇墟天等特殊日期,邀请他们参与法制宣传活动和对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的帮教工作。2014年以来,该院人民陪审员参与大大小小的司法宣传共35场,结对帮扶少年犯17人。
进矿企化解劳资积怨
“感谢各位法官,感谢人民陪审员,你们都是好人呐!”2015年6月29日,当老王收到煤矿打来的赔偿款,并得知还能继续留在那上班后,激动地向审理此案的承办法官陈福柱及人民陪审员邱萍连声道谢。
2014年,老王在去煤洞工作时不慎被煤车轧折了腿,后在医院治疗了大半年。高昂的治疗费让老王家人发愁了,在申请劳动仲裁未果后,便三番五次打着横幅,到煤矿要求50万元的高额赔偿费。煤矿方选择置之不理,自此双方关系一直僵持。2015年2月,老王一纸诉状将矿企告上法庭。
被随机抽中审理此案的邱萍,在查阅案件后得知老王家境贫寒,全靠他一人支撑家中开销。她想,要是径行判决显然无济于化解矛盾,于是建议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化解这段劳资积怨。
随后的三个月里,陈福柱和邱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三点一线往返奔波于法庭、医院及煤矿之间,采取“交叉说服”的方式,分别找到老王和矿主释法明理,不断提出新的调解方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次、四次调解皆未成功,他们就跑五次、六次,终于在第十次,双方愿意各让一步,顺利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另念及老王家的困境,煤矿主决定不辞退老王,双方握手言和。
永定区矿区集中,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劳资纠纷较多。该院率先在辖区内的龙潭镇枫林村设立福建省法院首个“矿企村居法官驻村工作室”。此外,还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高陂镇和坎市镇设立“工人维权工作站”、“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办案联系点”,三年来,该院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涉矿企劳资纠纷案件250余件,诉前化解矛盾200余起,就规范矿企运作、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提出司法建议5条。
入家门用爱心温暖童心
2005年,小斌被家人遗弃在马路边,幸好被好心的吴阿姨抱养回家。但对于家境本就不富裕的吴阿姨而言,多抚养一个小孩无疑是多了一份负担。永定法院在详细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为这一“黑户”女孩解决了户口问题,此外逢年过节还会前往慰问帮扶。
2015年5月31日,顶着炎炎烈日,人民陪审员卢红珍随该院工会主席陈斌坤一行携带着漫画书籍及文具用品,出发前往坎市镇走访慰问小斌。
颠簸的路途让卢红珍吐了个稀里哗啦,但是一看到小斌,身为教师的卢红珍立刻精神起来,她给了小斌很多中肯的人生指导,还偷偷往孩子兜里塞了300元钱。
为了更具针对性地帮扶困难青少年儿童,永定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接地气、亲和力强的特质,本着自愿原则,组建了“陪审员爱心团”,随同法官走村人户,倾听贫困、留守儿童的困难,使他们又多了一重“爱心传递员”的身份。目前,该院“陪审员爱心团”共有34名志愿者,深人7个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结对帮扶68名青少年儿童。(马斌 张丽华)
·福建厦门顺利完成人民陪审员换届工作
·陕西省5家法院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北京积极部署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云南玉溪中院顺利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
·江苏南京中院启动人民陪审员选任改革
·福建推进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
·福建推进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
·河南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河北承德中院建立信息库选任人民陪审员
·河南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福建晋江法院: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