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督查组在省综治办一处处长焦旭红的带领下,深入成县检查指导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督查组先后对红川镇韩庄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红川镇吕坝村社会治理工作站、成县“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成县法治宣传大道创建活动、小川镇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索池乡和索池村社会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李小宁,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尹卫东,市综治办副主任李鹏和成县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白建中陪同检查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2015年以来,成县政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法治建设主旨,贯穿平安建设主题,突出队伍建设主线,全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城镇和农村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稳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和平安信息平台建设、政法队伍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是以推行“五队一卡”模式和信息化为基础,全面推进城乡社会系统治理。三是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重点,全面推进维护稳定源头治理。四是以“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问题依法治理。五以队伍建设和司法公信力建设为手段,全面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
韩庄村在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践中,围绕平安村创建,以和谐美丽韩庄建设为目标,狠抓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综合防控能力。
一是扎实推行了“五队一卡”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加强村干部队伍,建立了民间调解队伍、便民服务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和自娱自乐队伍,改变了过去由村、社干部管理的单一方式,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了群众社会主体作用。
二是全面加强了物防技防措施。在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全村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巷道和文化广场安装高清摄像头11个。建立健全了村级警务室和群众报警服务台,成立了防暴处突队伍,为治安巡逻队员统一配备了警用装备和器械,开展重要节点24小时不间断巡防和日常定时巡逻。
三是强化十户联防体制建设,对全村群众免费发放十户联防手机308部,实现了十户之间免费互通,加强了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联防效果。
四是有效开展了“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律师定期进村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推进了村级社会治理的法制化建设。全县已投资100余万元,在30多个村和韩庄一样建立了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在村中要害部位和主要巷道安装视频监控探头,有效促进了农村的平安稳定。
红川镇吕坝村社会治理工作站是按照县上规范化的统一要求建成并运行的,在村级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模式是:整合村级各类资源,在村级组织活动室加挂社会治理工作站牌子,一并整合检察服务联络室、司法行政工作室相应职能,协调民间自治力量,把五支队伍、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队、网格管理员队伍,农安、维稳、综治、国安、禁毒信息员等组织纳入工作站统一管理,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在镇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本村开展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村级人员不足、政出多门、职能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实现了村级社会治理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了农村社会治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夯实了系统治理基础。目前,全县82个村已建成社会治理工作站,探索运行并逐步趋向于规范化,明显提高了农村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水平。
成县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是深化“双联”行动的创新之举, 2013年12月,省司法厅选派律师在成县鸡峰镇长沟、树林、化垭等6个联系村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法律援助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推行,收到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2014年11月,省委在兰州召开专题会议,在全省“双联”行动中推行“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成县县委、政府结合县情实际,从政法系统选派出业务素质过硬、群众口碑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者等法律工作者,与乡(镇)、村结对开展法律服务,将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活动延伸到全县17个乡(镇)、245个村,有效解决了群众法律素质不高、矛盾纠纷突出、信访案件居高不下等问题。2015年,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成县鸡峰镇草滩村调研时,对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批示。成县“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的具体做法是突出“八个结合”、“六个到位” 、“六个一标准”。“八个结合”即:将法律服务直通车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支队伍一张卡片”推行、“四字调解工作法”、“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法治宣传教育、片区扶贫开发、农村电子商务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六个到位”即:必须做到“法律顾问到位、法治宣传到位、法律咨询到位、纠纷调解到位、法律援助到位、法律监督到位”。“六个一标准”即:乡(镇)必须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确定一名主抓领导、成立一支工作队伍、创建一个工作窗口、公示一套服务内容、完善一套档案;村级要落实一间房子、挂一块牌子、开通一部服务电话、发放一张卡片、公示一套服务内容、完善一套档案。活动开展以来,参与结对服务的法律工作者179人,与全县17个乡(镇)、245个村、14个社区建立了结对法律服务联系点制度。
成县法治宣传大道是为了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宪法和法律,强化普法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民学法、守法浓厚氛围,由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牵头,合理利用东滨北路路灯杆线,建成了以电子灯箱为载体,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包含综治、维稳、防邪、禁毒、国土、规划、环保、信访、城市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成县法治宣传大道”,采用国旗、文字口号、法制漫画、法规条文、知识问答等方式,共设置宣传标语1200余条。在枣儿沟至县城段、县城至鸡峰镇、县城至陈院镇沿线建设普法宣传长廊,在长沟、树林、东罗建成了10余处富有特色的村级法治文化广场,悬挂、张贴普法宣传牌80余个,让群众经过就能看法,随时都可以学法,从而拓展了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小川镇是省列30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之一,为加强全镇社会治理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整合配置综治、维稳、信访以及政法各部门基层力量和资源,建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主要由综治、维稳、反邪教、信访、公安、法庭、检察、司法、禁毒、城市执法等协作部门以及社会律师组成,共设有法律服务直通车、综治、信访维稳、户籍管理、“保民生、促三农”服务咨询等便民窗口和小城镇管理、环卫队、城市综合执法队3个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在镇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综治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执行“七统一”工作流程,即“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回复、统一回访、统一归档”,通过“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社会治理联抓”的工作机制,协助镇党委、政府开展好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目前,成县5个乡镇已经统一模式建成了规范化的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
索池乡社会治理工作按照“乡有室、村有站、社有员”的思路,以廉洁高效、便民利民、服务民生、构建和谐为总体目标,狠抓了乡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和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为平安和谐索池创建奠定了基础。
一是打造便民平台,贴心服务群众。提升一大厅、两中心的机构设置方式,进一步规范化建设乡社会治理工作办公室,在集综治、维稳、信访、防邪、禁毒、国安、农安、检察室、应急等机构联合办公的基础上,同时设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纪检案件受理、党政综合等服务窗口,将群众所有能受理的事项全部纳入进行办理。村级均设立了便民服务室,从而实现便民利民,更贴心的服务群众。
二是完善乡、村两级社会服务管理网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乡村两级成立综治维稳、防邪领导小组,配齐乡村综治维稳、防邪、信访、禁毒信息员,并高标准布置了办公场所,实现了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的同时,按照“五支队伍一张卡片”的村级治理模式,探索建立了村干部、民间调解、群防群治、便民、自娱自乐五支服务队伍,制作了以五支队伍责任人,乡站所负责人为主的便民服务卡。通过将村级干部,德高望重的老人,退役军人,有技术、文艺特长的群众,从事商业,医疗的群众分层次、分类别的有效组织起来,实现群众的事由群众参与、去办、去管理的目的,同时制定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方式,从而达到提升社会治理的目的。
三是多措并举,开创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在信访接待和人民调解工作中坚持 “领导包案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和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集中对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进行答复和处理,促进了多起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技防建设方面,在乡政府所在地的索池村广场安装探头5处,视频监控平台1处,全部正常运行,有效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十户联防、联保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全稳定。(孔祥坤 左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