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四川成都市委外宣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法院构建立体化司法服务体系的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在线下,成都中院通过建立立体化诉讼服务网络,实现诉讼服务站点的全域覆盖,打造“家门口法庭”;在线下,则打造“1234”终端服务,以“网店”式诉讼服务便利群众诉讼,实现“指尖上的服务”。目前,成都法院已经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司法“大服务”格局。
线下 打造“家门口的法庭”
近年来,成都法院一体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推广人民法庭职能创新改革,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目前,成都中院和全市20个基层法院均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各派出人民法庭均设有标准化诉讼服务点,部分村(社区)设立了诉讼服务站,构建平均覆盖半径在十公里以内的“家门口的法庭”。
据成都中院副院长杨玉泉介绍,成都法院将过去分散在各审判执行部门、各环节的108项程序性事务,集中统一由诉讼服务中心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实行“柜台式”办公,面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群众还可以在导诉员的指引下办理各项非诉服务事务,帮助群众诉前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同时,成都法院引入人民调解组织进驻,对接受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和诉中委托调解的案件进行调解,实现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
线上 实现“指尖上的服务”
“如何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司法改革和服务,是成都法院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杨玉泉介绍,成都法院通过推动两个整合,实现“指尖上的服务”,着力构建以互联网为实现工具的司法改革新形态。
据介绍,当事人在关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之后,便可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点击线上预约旁听符合公开审理条件的案件庭审等功能,还可拨打12368热线电话,预约节假日、上门立案或者办理其他诉讼事务等事项。
除此之外,成都中院还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完善、整合线上诉讼服务,打造“1234”终端服务,即一端、两微、三网、四公开。整合APP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以及12368院长公开电话、公开信箱等平台,解决联系群众最后0.5公里的问题,真正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
互通 服务群众零距离
除不断完善、整合线上司法服务功能,成都法院坚持线上、线下有效整合、互联互通,“网店”与“实体店”实行一体式服务,当事人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的,将与立案窗口一体式办理,可以通过“两微一端”预约排号,也可以预约具体时间,办理立案或诉讼事务。通过“网店”与“实体店”的共营,诉讼群众可以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全区域服务,大大拉近了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下一步,成都中院还将探索网上缴费功能,争取银行的积极配合,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成功的,以网银、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方式在线缴费。杨玉泉表示,成都中院将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成都”目标,着力破解立案难、诉讼难等问题,打造司法大服务格局,努力将公正体现在每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上,体现在司法的全过程。(刘冰玉)
·四川巴中宣传展示法治巴中新形象
·四川巴中多举并措扎实推进法律进寺观教堂
·四川都江堰:多头并进 送法进寺庙
·四川绵阳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四川泸州公安加强街面整治 增强群众安全感
·四川通川五举措抓实汛期铁路护路联防
·四川通川五举措抓实汛期铁路护路联防
·四川泸州公安“打非治违”将再出重拳
·四川攀枝花检察院拓宽法律监督渠道
·四川乐山:725名“老赖”被列失信名单
·四川内江法院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会议
·四川剑阁检察院:让群众享便捷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