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阆中:破局执行难的“内分外合”路径

2015-08-10 14:37:3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6月17日夜,阆中法院执行局干警清点被执行人交纳的执行款。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法院在内部积极探索创新分段集约执行机制,同时在外部多部门联动,整合社会多种资源互动,构建“千里眼”平台和“顺风耳”网络。近五年来,该院执结各类案件5770件,结案率为87%,执行到位标的额6.57亿元。

  该院执行工作连续五年位于南充市九个县市区的前列,多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彰。

  效力“透视镜”

  “秦庭长,刚刚查到这个案子的被执行人在成都某银行账户有160多万元的存款,我建议制作冻结书,马上出发去成都……”在阆中法院执行庭庭长秦国的办公室,执行干警李林递上了一份查询报告。

  在请示了分管领导后,秦国着手安排执行实施组干警前往成都,对被执行人四川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名下的存款予以冻结。

  秦国告诉笔者,这是一起合同纠纷。在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已由执行综合组先行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审查,执行调查组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进行了查询,这才有了刚刚安排的执行实施。

  “为改革‘一包到底’的办案模式,经院党组研究,我院从今年开始试行分段集约执行机制,即将执行局设置成综合、调查、实施三个小组。”秦国向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阆中法院在三个小组各设一名组长,每组均确定专人负责组与组之间案件的流转。其中,执行综合组负责对文书、保全案件和先予执行等情况进行审查;调查组负责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进行常规查询,并将调查情况移送实施组;实施组负责查找被执行人下落,采取拘留、罚款、搜查等强制措施,对保全财产进行处置,对涉嫌犯罪的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发放标的款等。

  “综合组必须在7日内完成初步审查等工作,调查组查实相关情况的时间最长为15天,而实施组则是在发现执行线索后就立即去执行,这样算下来,最长周期为25天。”对于笔者关于执行周期的提问,秦国答道。

  笔者了解到,实行分段集约执行后,阆中法院案件实际执行情况、执行标的到位情况均位于南充全市法院前列。

  “推行分段集约执行,将执行流程进行固化,确保执行人员按规定动作履职,杜绝司法不公;将执行权细化,将权力赋予不同的执行组,权、责、人不交叉,使得执行资源得到充分优化配置,促进了执行公开。”谈到分段集约执行制度,该院院长彭远说。

  联弹“顺风耳”

  “这个人是我们小区的,他不还别个钱,这哈遭贴起了,大家都看得到,好羞人哟,估计以后都不好意思出门了……”7月16日下午,笔者随同阆中法院执行局局长马德春等人前往阆中市城区,对该院第三批“老赖”名单进行张贴。刚一贴上,眼尖的市民便凑了上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人。

  马德春介绍说,在阆中各金融机构、人流量较多的路段、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居住地,老百姓都会看到这样的公告。今年,该院已经张贴了三批“老赖”名单,公告后,共计有33名被执行人主动找到法院履行了义务,执行标的款超过100万元。

  “这些公告中的人员都是一些长期未结案、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法院公布他们的身份信息和涉案情况,旨在发动社会力量让这些‘老赖’无所遁形。”马德春表示。

  “在征得申请人同意的前提下,由申请人提供一定资金,我们会对提供有较大价值线索的群众,给予适当经济奖励。”马德春说。

  正说着,马德春的手机响了。

  “何某某,5129****3513,住张飞南路37号某酒店66号房间,入住时间为15时30分。”这是当地公安机关向马德春发送的某“老赖”暂住宾馆的短信提示。

  “请执行实施二组的同志前往某酒店,务必找到被执行人……”马德春迅速作了安排。

  “我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起跨党政多部门的执行联席机制,形成执行合力,缓解执行难。”马德春介绍道。

  马德春表示,在主动向市委汇报执行工作赢得支持后,阆中市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法院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检察院、公安、国土、建设等14家单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执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联席会议。

  该市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方面的职责,即由房管局、国土局配合法院开展查询、登记;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案件的监督、信访情况进行反馈;被执行人拒执、妨碍公务涉嫌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及时立案侦查。

  “五年来,国土、房管及各金融机构共配合我院查询被执行人存款及其他财产1172人次,协助查封房屋、土地751处,协助冻结、扣划存款972次。”马德春表示,“法院同公安机关联合,对43名符合拘留条件但逃逸的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协助拘留,对2名严重拖延履行给付义务并企图隐蔽行踪不履行给付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马德春说。

  “市法院集中开展涉金融案件、涉民生案件等专项执行活动,开展‘构建诚信、惩戒失信、打击拒执’专项执行活动,对部分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措施,有力地震慑了‘老赖’,专项执行工作取得了成效,授予市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阆中法院的一段视频里,阆中市委政法委书记鲜明凡如此评价法院的执行工作。

  多员“千里眼”

  在该院副院长罗顺辉的办公桌上,笔者见到执行人员蔡学军递交的一份该院执行局加班表,上面记载今年第二季度17名执行干警共计加班52次。

  罗顺辉告诉笔者,为增强执行效果,最大限度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阆中法院设置了“执行110”电话,执行人员24小时轮流带在身上,便于当事人、执行联络员以及社会群众发现执行线索后第一时间跟执行人员取得联系,增强执行力。

  “平时工作很辛苦,但看到申请人领到执行款后的那种快意,觉得很满足。”蔡学军是阆中法院的临时聘用人员,他讲了最近参与执行的一起案件。

  6月17日凌晨1时,执行干警蒲剑平接到执行联络员杨赓锦的电话,称发现了被执行人陈某。

  案情就是命令,蒲剑平马上通知包括蔡学军在内的小组其他成员前往,在该市东风路一交通事故现场找到了正在看热闹的被执行人陈某,当即将其带回了法院。陈某表示马上通过银行转账履行执行义务。

  “看到又一个案子的执行款有了着落,我也舒了一口气。”蔡学军说。

  “6月初,法院告诉我,我所在辖区的陈某欠人家的钱不给,常年到处躲债,让我留意这人的动向,我便特别留了心。”电话采访时,执行联络员杨赓锦对笔者讲道。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的问题,一些被执行人为规避执行,跟法官玩躲猫猫,有时候我们连《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都送不到他们的手中。”对于执行中遇到的难题,罗顺辉坦言。

  “执行案件数量多、执行力量不足,不可能天天派人在被执行人的住所地附近守着,所以我们常常借助一些热心公益的‘中间人’帮助我们查找线索。只要发现被执行人的踪迹,我们就立马出动,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这已成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有效途径。”罗顺辉接着说。

  “目前,阆中市共有50余名执行联络员,七里镇的18个社区居委会已实现全覆盖。”罗顺辉告诉笔者。

  “执行联络员有威望,热心肠,他们不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不拿法院的一分钱,都能如此用心,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工作呢?”蔡学军说。

  “在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除执行联络员外,我院还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陪审员的作用,他们在收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形成原因、被执行人实际履行能力等情况后,及时反馈给法官,法官据此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执行方案。”罗顺辉介绍道。

  罗顺辉说,除提供被执行人的线索,这四类人员还常常帮助法院对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做思想工作。他们身处基层,对被执行人的动向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比较了解,通过他们牵线搭桥,能够提高执行案件的和解率。

  数据显示,2015年截至目前,阆中法院已执行案件121件,司法拘留16人,执行标的款500余万元。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执行工作只有永不断电,才能保障司法权威的光明,才能给予人民群众舒心的温暖。”蔡学军写的这篇工作心得,代表了该院执行干警一心为民执行的热忱和初衷。(赵英颖)

[责任编辑:张晓君]
相关报道

·四川巴中多举并措扎实推进法律进寺观教堂
·四川都江堰:多头并进 送法进寺庙
·四川通川五举措抓实汛期铁路护路联防
·四川泸州公安“打非治违”将再出重拳
·四川乐山:725名“老赖”被列失信名单
·四川内江法院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会议

·四川内江法院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会议
·四川剑阁检察院:让群众享便捷法律服务
·四川内江检察长上党课获好评
·四川攀枝花法院开展庭审大比武
·四川攀枝花中院”四结合”深入开展庭审考评
·四川自贡中院联合多部门共同打击“老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