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吉林

吉林检察机关大部制拆庙减官打破官本位

2015-07-30 10:51:5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吉林检察处长科长回归司法办案一线

  大部制拆庙减官打破官本位

  2015年,司法体制改革力度之大、难题之多、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2015年6月,吉林省检察机关实行“大部制”改革,业务部门全部扁平化管理,拆庙、减官打破“官本位”。

  记者发现,中央改革框架性意见中没有涉及机构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年来的工作部署中也没有明确要求,吉林省检察机关为何要“多此一举”?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接受采访时说:“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是检察权力运行的载体和基础,机构不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办案责任制等改革也难以走下去。”

  破解当官后不办案

  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发现,有的基层检察院设有二十几个科室,最小的院也有十几个科室,多为一人科、两人科,“官多兵少”现象较为普遍。

  杨克勤坦言:“当了科长、副科长就都是官,让他亲自去讯问、提审、做笔录,往往扑不下身子,当了官就不办案。有时提了一个处长、科长,就损失一名办案人员。”

  以吉林省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为例,原来一共50多名工作人员,设了5个处,有5名处长,11名副处长,还有5名内勤,占用了20多人。

  杨克勤认为,必须通过整合机构,打破“官本位”桎梏,让处长、科长和部分行政人员回归司法办案一线。

  按照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处(科)长不亲自办理案件却审核案件,办案责任制难以真正落实。但机构改革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干部晋升只能走职务晋升一条路,换言之,当官才能解决职级待遇。

  杨克勤指出:“机构改革推不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法官、检察官也得走局长、处长、科长这种行政职级,有机构才有职数,有职数才能解决职级。司法改革对法官、检察官实行单独序列管理,不再去挤行政职级的独木桥,让机构改革成为可能,这是历史性机遇。”经过反复思考,吉林省检察院决定整合职能,取消二级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

  整合机构提效率

  “大部制”改革前,王洪伟是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综合指导处处长,如今他所在部门整合了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和职务犯罪预防局的职能,他的头衔也变成职务犯罪检察部副部长。

  吉林省检察院充分调研后,创新改革内部机构,将原来的34个局整合为“九部一委”。其中,17个业务部门被有机整合为5个部:反贪污贿赂局与反渎职侵权局、预防职务犯罪局合并为职务犯罪检察部;侦查监督两个处和公诉3个处整合为刑事检察部;监所处和控告申诉处整合为控告申诉和刑事执行检察部;民事两个处整合为民事检察部门;设立行政检察部。部内不再设二级处室,而是直接设立办案组织,以司法化方式开展办案工作,办案组也不再是行政机构。17个非业务部门经过调整和整合,分别成立了检务保障部、检务管理部、监察部、政治部和机关党委。

  “大部制”后,机构不升格,领导不超职数配备,业务部门由副检察长或相当于副检察长级别的领导兼任部长,5个业务部不再下设处,直接是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下的各个办案组织。

  杨克勤认为,过去检察机关内部职能碎片化,职能配置不科学,造成互相扯皮,影响工作效率。比如,职务犯罪检察工作,分成反贪、反渎、预防3个局,实践中,出现反贪、反渎、预防职能脱节或交叉的问题。很多受贿案件都伴随着渎职案件,一些重大矿难、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背后,往往隐藏着贪污受贿,查处过程中,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叉。检察职能越分越细,但分得过细边界就会不清晰,容易引发推诿扯皮,造成效率低下,影响司法效果。

  经过重新洗牌的阵痛,吉林省检察院“九部一委”各项规范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新机构运行按照新秩序要求正走上正轨。

  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改革后,吉林省检察院业务人员占政法专项编人员的81.6%,增长15.4%。其中,55名正副处长担任主任检察官,直接在一线办案,占机关原有正副处长的60%,业务力量得到充实。

  吉林省检察院行政检察部主任检察官吕玖昌感到变化明显,他说:“行政检察部从一个处变成一个部,从6个人变成15个人,从单一的诉讼监督,到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探索公益诉讼、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都有很大提高。”

  机构调整涉及到人员分流整合。吉林省检察院从尊重干警意愿和工作需要出发,实现人员分流双向选择:个人填报去向意愿,主动选择部门及岗位,同时结合各部工作需要,统筹调剂。

  内设机构整合和落实办案责任制改革结合进行,案子由检察官自己决定,承担这个责任需要能力和底气,大家报名之前自我衡量能不能干,能不能干好。

  于金秋曾经是反渎局一名工作人员,这次机构改革被调到检务管理部,她对自己的工作变动并不意外:“以前在业务部门,现在不干业务干综合了,也是一次全面锻炼自己的机会,只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哪个岗位都是最好的。”

  与于金秋不同,副调研员高原从监察部门主动选择政治部文字综合岗位,因为“选择政治部就是想练练笔杆子,补补自己的短板”。

  “大部制”改革真正触及体制,改革前都怕改革改掉自身利益。吉林省检察院高度重视思想工作,在检察院内网开辟专栏,及时通报情况、回答疑问,基层干警发给院领导100多封信件、邮件、短信,逐一得到答复,尽量兼顾合理化意见,确保改革力度大、步子稳、效果好。(刘子阳)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吉林检察:从"束手无策"到"全面突破"的飞跃
·吉林检察改革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吉林检察整治26类突出问题
·吉林检察深度推进业务公开倒逼司法公正
·吉林检察反腐力度只增不减
·吉林检察对22项整改任务逐一问效

·吉林检察对22项整改任务逐一问效
·吉林检察举办网络舆情应对演练
·吉林检察:多措并举突破瓶颈
·吉林检察半年监督撤案88件
·“吉林检察”辟谣:从未安排干部推销图书
·吉林检察官方微博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