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立法破解病人摔倒不敢扶现象
患者及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贺勇)街头有人突发疾病摔倒,到底扶不扶?7月24日,首次提交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让好心人服下了定心丸:今后遇街头突发病症,好心人再也不用担心出手相救反遭诬陷了,患者及其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经常引起社会热议的街头突发病症由于害怕担责而无人施救以及好心人出手相救反遭诬陷的现象,《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振刚解释说,在草案研讨过程中,多数意见认为,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呼声,弘扬社会正气,鼓励并保护好心人,同时让恶意诬陷者承担责任。但是,北京作为地方能否就好心人施救免责作出规定,大家存在分歧,多数意见认为好心人因施救造成损害承担什么责任属于民事基本制度,地方没有这方面的创制权。因此草案在不违反法律保留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了上述规定。
·上海正起草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青海省实现“一站式” 医疗服务全覆盖
·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戒毒场所医疗机构整体取得戒毒医疗服务资质
·青海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
·辽宁沈阳创建集团化医疗服务新模式
·基层卫生机构重在基本医疗服务